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yì)难成一文之功。如果自己有助于人,不可时时记在心上,以求回报,更不可以对人张扬,以求别人的夸奖。这样,即使付出极少,也可以收到丰厚的回报。如果曾经有帮助过别人,不能总计较着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的回报,这样即使付出很多,也难以成就一点功德。如果对人施恩总计算着回报,便失去了行善的意义。施恩而不图回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对人的帮助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不能存有希望对方回报的念头,无私无我无求地奉献才是真正的慈悲。有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有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来到了一家旅店,他们看起来显得很疲惫,急于想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当得知这家旅店客满以后,夫妇俩的脸上露出了明显失望的表情,他们已经问了好几家旅馆,都是已经客满,而此时门外是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年轻的伙计看着一脸倦容的夫妇,起身带他们来到了一间房间门前:“实在是抱歉,今天旅店的房间全部都满了,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你们就睡我的床吧!”“我可以睡地板啊。”年轻人无所谓地耸耸肩,安排好夫妇俩以后就离开了。第二天早上,夫妇俩付房钱的时侯,伙计坚持不收,说:“我只是把自己的床借给了你们睡了一晚,而我的床是不收费的,我不能收你们的钱。”两年过去了。有一天,年轻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附着一张到纽约的双程机票,邀请他的就是两年前在那个雨夜借宿的夫妇。年轻人来到纽约见到了那位老人,老人把他带到一幢高楼之前,对他说:“年轻人,这是我为你盖的旅馆,你愿意做这个旅馆的经理吗?”真正的行善出自一片至诚,而发自内心同情对方的处境,便能体会他人的难处,能够感同身受。雪中送炭的温暖比锦上添花的繁华更让人感动,而至诚的心可以融化腊月的坚冰。只有真正无私无求的付出,才是菩提心的流露,才契合道的本体,但凡有一丝功利和所求,便不够纯粹,便是流于术的表现,哪怕有得也是福德而非功德。
[注释]
斗栗:形容很少的食物。斗,量器名,十升为一斗;粟,古时五谷的总称,凡未去壳的壳粮都叫做粟。
万钟:形容很多的食物。钟是古时侯的量器名。百镒:形容很多钱。镒,古时侯的重量名,二十四两为一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