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教化_教化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教化
教化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教化,又作劝化,是指教人化恶为善。佛陀在世,应说的已说,应证的已证,而佛陀教化的目的为什么呢?乃志在敷化;敷化也就是教育,这个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有所觉悟、有所提升。对于不同众生,佛陀设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是导向解脱,导向成佛。
佛陀有他心通,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属于哪一类根机的众生,该用什么方法去教化他,在这点上是其他教育家所无法企及的。佛陀既是真理的体验者,也是真理的化身。佛陀说法时,不仅语言上特别殊胜,形象上也含有巨大的威德,他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都是法的实践。佛陀在一些大法会上,还会借用各种吉祥的神通变化来摄服众生的心,比如放光动地等等。佛陀的说法确实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这些都不是其它教育家所能及的。正因为佛陀具备了如此众多的优点,他的教化无疑是成功的,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佛陀说法的特点:
(1)随机布教:
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终本者契理契机的精神。契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符合真理;契机是符合众生的根机。佛陀说法很讲究契机,众生的根机不同,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施设无量法门,对什么类型的众生就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法门。佛陀度众生就象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佛陀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
(2)方便善巧:
佛陀教化弟子并不是机械性的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给弟子种种教训,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佛陀在说法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比喻来说服弟子们,既有说服力又便于弟子们接受。
(3)权教和实教:
佛陀将成道时所证得宇宙人生的真谛直接了当地告诉大家,这是佛陀的直畅本怀,属于实教,佛陀的出世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这种真实之理。但众生对于佛陀的无上大法并不都能直接接受,所以,佛陀针对各类众生的根基,又在实教的基础上,以权巧方便开出权教,权教者即是接引各类众生的种种善巧法门。
(4)四悉檀:
《大智度论》说,佛陀说法主要根据四种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是佛陀成就众生、度化众生的四种方法。下面一一介绍:
第一、世界悉檀:是指世间约定俗成的说法,如房子、桌子、国家、大海等,佛陀说法时也是这么称呼的。如果离开了大家共同使用的概念,佛陀就无法给我们说法了,我们也无法听懂。我们叫茶杯,佛陀也叫茶杯,这样佛陀才便于向我们解释这个茶杯是怎么回事。佛陀告诉我们,茶杯只是一个假名而已,是因缘的和合,没有实在性。因此,佛陀说法不离世间,随顺世间。
第二、为人悉檀:指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因为人的性格、爱好、根基有别,所以佛陀教导众生的修行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佛陀会对上根利智,慈悲心强者,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厌离心切者,说解脱道,出离三界:对贪着世间福报者,说人天因果;对依赖心强者,说他力救度法门;对独立性强者,说自觉自悟之道;对国王,说治国之道;对妇女,说为妇之道;总之,佛陀根据不同根基的众生,施设不同教法。
第三、对治悉檀:所谓对治是针对众生不同的烦恼习气开设法门。我们每人都有着许多的烦恼习气,修行的过程就是修理这些烦恼,所谓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一旦烦恼断尽,佛道也成就了。但众生的烦恼无边,该如何下手呢?佛陀是位大智慧家,他针对各种众生的不同烦恼,建立相应的对治法门:对于嗔心重的人说慈悲观;对于散乱心重的人说数息观;对于贪心重的人说不净观;对于愚痴重的众生说因缘观;对于执常见的众生说无常观。这种针对性的说法就是对治悉檀。
第四、第一义悉檀:这是佛法里最真实、最究竟的法门,佛陀把他证悟真理直接说出来,令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面貌,这是佛陀说法的最终目的。佛陀的出世但为显示世间的真实,众生也必须从证得真实中解脱烦恼生死。
(5)四记答:
面对众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佛陀的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种:
第一、一向记:对于比较果断的问题,佛陀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佛陀,人是不是都要死,那么佛陀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第二、分别记:若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归依三宝?对这种问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归依,有的人尚没归依。对不同的问题,佛陀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这是分别记。
第三、反诘记: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态度。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学术和辩才都很权威,得知舍利弗跟随佛陀出家后非常不服气,来僧团找佛陀辩论。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也就是说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佛陀。结果佛陀就问他是见受否?,就是说: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他无言以对:假如接受自己的观点岂非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这一论点也就不成立。后来,他也跟随佛陀出家了。
第四、舍置记: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佛陀对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与修行解脱无关的问题采取沉默的回答方式。比如前面所说的十四无记问题,对人生、修行都没什么意义的,佛陀就用舍置记。
教化的其他解释
敎化,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敎,上所施下所敩(效)也;化,敎行于上,化成于下也。中国传统敎化,分文化和武化相融合。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文载道,以武入道;敎行于上,化成于下也。
(1)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
《诗周南关雎序》:美教化,移风俗。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礼仪教化与中州同,不可谓之为陋。
(2)指环境影响。
《史记三王世家》:土地教化使之然也。
教化与教育的区别
教化与教育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手段的高明程度却远非教育可比,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达事明理,潜移默化,其效果要比单纯的教育深刻而又牢固得多。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礼记经解》中说: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西汉董仲舒把教化比作阻止洪水的堤防,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教化的哲学定义
人进行作用于人的全部行为是为教化。教化是高级动物的人进行到人的形式的人的行为的进行形式。人类进行的全部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在什么情况或以什么形式发生,其本身都对人产生了各自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当人的某一行为在现实中与自然的赋予产生背离的时候,人就会在人的行为中得到教训,当人的行为与自然的赋予有了协调的关系时,人就会在人的行为里得到启发,只要是人的行为作用于人的本身,就有人的教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