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魏道儒:关于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几点思考

2024-10-17

关于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几点思考

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理论有三个鲜明特点:其一,突出强调佛教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印顺长老认为,适应社会是传统佛教固有的品质。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佛教发挥善世利人作用的过程,是探求佛法本质,把握和振兴纯正佛法的过程,也是佛教实现自身变革和自身净化的过程。这些反映了其「人间佛教」理论的开放性和实践目标。其二,从系统全面研究佛法中开发佛教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印顺长老把《阿含经》作为人间佛教的经典依据,把早期圣典的教义作为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把释迦牟尼佛作为实践「人间佛教」的榜样,并且通过研究整个佛教来开发佛法精要。使其思想具有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彻底性。其三、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贯穿到「人间佛教」理论的始终。为了人、依靠人和塑造人,成为他的「人间佛教」理论的精髓。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是否真正佛法的准绳,作为分析和判别整体佛教标准,这不但是对关爱众生的佛教固有传统的创造性继承,而且使其思想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关键字:印顺、人间佛教、适应社会、以人为本

从印顺长老开始酝酿他的「人间佛教」理论至今,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兴盛,从受人欺侮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巨变时期,中国佛教也在屡遭劫难中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振奋自己的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超越宗派界限、超越地区划分的「人间佛教」思潮,已经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导潮流,已经是佛教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旗帜。已经是方兴未艾、前景不可限量的佛教变革运动。随着「人间佛教」实践运动的健康蓬勃发展,佛教必将在新世纪里发挥多方面善世利人的社会作用,谱写佛教史上灿烂的新篇章。印顺长老在继承、借鉴太虚「人生佛教」[1]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人间佛教」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具有系统性的创新理论。更为可贵的是,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许多重要思想,长期为海峡两岸的佛教界领袖所继承和弘扬。今天,当「人间佛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思潮,而是佛教适应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实践时,我们重温印顺长老的旧着作,观察当前佛教的新开拓,不仅会加深对传统佛教的理解,也有利于全面认识当今佛教的发展现状,把握佛教的未来走向。

一、

通观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准确把握佛教时代主题中开始酝酿其思想的,是在深度开发佛教精神本质的基础上提炼其核心内容的,是在继承前代大师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并且结合社会的发展,充实和完善其理论的。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理论,至今仍然是昭示佛教跟随时代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标。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理论从开始酝酿到基本定型,大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 [2]。体现他酝酿「人间佛教」思想的著作,是在1941年前后写作的《佛在人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法海探珍》等。大约到1951年前后,又写作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等。印顺长老认为,早在他讲述《佛在人间》等著作时,不但「对全体佛法的看法,逐渐凝定,也有了表示意见的意欲。」[3]他还说到,直到五十年代时讲述或写作的上述著作,「在预想中,这只是全部的序论」[4]。这表明,他是在对整体佛教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后,才开始论述「人间佛教」问题的,而且这些产生于四五十年代的思想也始终受到他自己的重视,成为他的「人间佛教」理论的基础或核心内容。当然,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所涉及的许多重要思想,也体现在他的另外许多重要著作中,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他个人择要提及的上述书目中。他之所以开始重视「人间佛教」这个问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受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佛教信徒为适应社会而从事的各种慈善和教育事业的感召。他指出:「民国以来,佛教的法师、居士,都有适应社会的感觉,或办慈善、教育事业等,不问成绩如何,但确是认识并倾向于这一方面佛教是人间的。」[5]「佛教是人间的」,正是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把这种佛教界办慈善、教育等事业,作为佛教适应社会的表现,作为人间佛教实践运动的体现。可以说,中国佛教界的「人间佛教」实践活动的展开,也正是近代佛教以崭新面貌复兴的重要标志。印顺长老正是受到这种佛教社会实践的影响开始重视「人间佛教」问题。其二,受到佛教思想界持续高涨的「人间佛教」思潮的影响。他指出「人间佛教的论题,民国以来,即逐渐被提起。民国二十三年(1934),《海潮音》出过人间佛教专号,当时曾博得许多人的同情。后来,慈航法师在星洲,办了一个佛教刊物,名为《人间佛教》。抗战期间,浙江缙云县也出了小型的《人间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师在暹罗,也以「人间佛教」为题来讲说。[6]在印顺长老看来,民国初年以来的「人间佛教」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讨,是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所以,在他的「人间佛教」理论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成为受到强调的一个方面。对于什么是适应社会、佛教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印顺长老都有专门的论述。首先,「人间佛教」适应社会,就是要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佛教的善世利人的作用,印顺长老指出:「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动向,适应他,化导他,为以佛法济世的重要一着」[7]。所谓「适应社会」就是要「以佛法济世」,所以,适应社会绝对不是迎合社会上形形色色「低级趣味」[8]的东西,这一点经常为印顺长老所强调。第二,适应社会,意味着佛教必须实现自身的变革。这不仅是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佛教本身所具备的品质。印顺长老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如果把佛法「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看成「放之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代而可行」的东西,也就「违背了佛法」。印顺长老通过对佛陀「说法立制」的辨析,阐明佛教的思想、制度和风尚都处于适应现实的变化之中。佛陀说法立制,并不等于佛的正觉,而有因时、因地、因人的适应性。在适应中,自有向于正觉、随顺正觉、趋于正觉的可能性这所以名为「方便」。所以,佛的说法立制,如认为「地无分中外,时无分古今」而可行,那是拘泥锢蔽。佛陀应机说法立制,就是世谛流布,缘起的世谛流布,不能不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演变,有所发展。尽管「法界常住」,而人间佛教思想、制度、风尚,都在息息流变的过程中。[9]即便是佛陀的说法立制,也是要有适应性的,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经典所记录的佛法中,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教条。没有在任何时间都正确的理论。这就为今天的人间佛教实践撤除了藩篱。从印顺长老关于佛教的社会适应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的「人间佛教」思想的开放性。第三,佛教适应社会,要在变化中剔除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东西,这是净化佛教的需要,也是探求佛法本质的需要。在佛教适应社会中,就要有变化,就要对一些过时的「方便」进行舍弃。印顺长老认为,他所写作的一些有关人间佛教的著作,「都是弘扬佛法的人间性,反对神化,探求佛法本质,而舍弃过了时的方便」[10]。总之,印顺长老所讲的人间佛教的适应性,就是佛教在适应社会中求发展,担负起佛教在社会进步中应当担负的责任,起到应该发挥的作用。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佛教现代化的过程。在印顺长老看来,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也就是把握纯正佛法的过程。是否真正把握纯正的佛法,最终要在现实的人间来检验,并不只是通过研究经典就可以奏效。归根到底,真正纯正的佛法只有在现实世间的实践中才能发扬出来。也就是说,只有在佛教适应社会的变革中才能获得。值得注意的是,这明确地反映了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以实践为目标的特点。就印顺长老本人的佛学研究而言,也有着适应现实的明确目的。正如他自己所讲:「我不是复古的,也决不是创新的,是主张不违反佛法的本质,从适应现实中,振兴纯正的佛法。」[11]适应社会,适应现实,就是振兴纯正佛法的实践。这是印顺长老的一贯思想。从印顺长老重视佛教的适应性问题,可以看到,这个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印顺长老当年开始重视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首先着眼于佛教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发展,而不是要解决一个与现实距离遥远的经院哲学问题。因此,「人间佛教」理论是对佛教进行变革的号召,是实现佛教现代化的实践。同时。创立什么样的「人间佛教」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规划佛教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总之,印顺长老认为适应社会是传统佛教固有的品质,突出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把佛教适应社会的过程,看作佛教发挥善世利人作用的过程,看作探求佛法本质,把握和振兴纯正佛法的过程,看作佛教实现自身变革和自身净化的过程。这些反映了其「人间佛教」理论的开放性和实践目的。

二、

印顺长老把部派佛教时期产生的,记录佛陀创教传教事迹的经和律作为「人间佛教」的经典依据,把其中阐发的教理作为「人间佛教」的理论依据,把释迦牟尼佛作为实践「人间佛教」的样板,在此基础上,批判吸收大乘佛教的教义,形成自己「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这是从研究整体佛法中开发佛教最宝贵的精要。印顺长老对《阿含经》和律藏很重视,认为他的「人间佛教」理论的发端,就是从研究这些典籍,特别是《阿含经》开始的。实际上,这些典籍的内容,构成了他的人间佛教理论的基础。他曾回忆:「在国难教难严重的时刻,读到了《增一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回想到普陀山阅藏时,读到《阿含经》与各部广《律》,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而不如部分大乘经那样,表现于信仰与理想之中」[12] 。因此,他也号召佛弟子们重视这些经典:「佛弟子所应特别重视的,是一切佛法的根源,释尊的教授教诫,早期集成的圣典阿含和律」 [13]。同时,他也认为,他从阅读这些「初期圣典中,领略到佛法的精神」,这是他「对佛法的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14]既然从这些经典中找到「人间佛教」理论的活水源头,那么人间佛教的实践样板,自然就是释迦牟尼佛。印顺长老所论证的主要观点,正如他的书名所提示的「佛在人间」,现实人间是一切修行成佛的基础。在他看来,释尊离开王室「出家更接近了人间」,这是「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才「走进了人间」[15]。因此,走进人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讲到释迦牟尼的故国之情时,印顺长老指出,「那些以为念佛出家就可以不再闻问国家民族的存亡者,不论他如何谈修说证,无疑是我佛的叛徒!」[16]倡导实践人间佛教者,首先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信仰佛教,是与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一致的。印顺长老通过研究佛传得出的这个结论,也是继承了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把佛教在人间的精神与爱国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释迦牟尼佛是实践「人间佛教」的榜样,佛当时的弟子们也过着与佛同样的生活,担负着以佛法教化民间的责任。印顺长老指出:「佛教本来是在人间的,佛与弟子,经常的『游化人间』,就是住在山林,为了乞食,每天都要进入村落城邑,与人相接触而随缘弘化。」他赞扬印度的人间比丘,就是因为他们过着与释迦佛同样的生活:「人间比丘,不是修苦行,与世隔绝,而是要随时传佛法,使佛法深入民间,以佛法净化人间。人间比丘,出家而过着大众生活,与社会保持联系,负起教化的责任,释尊也就是过这种生活的。」[17]所以,今天实践人间佛教者,也在传播佛法中净化自己和觉悟自己。「修菩萨行的,应该作利益人类的事业,传播法音,在不离世事,不离众生的原则下,净化自己,觉悟自己。」[18]强调「人间」的重要性,成为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论述「人间」重要性的言论很多。仅就与「人间」(人乘)对举的「天上」(天乘)之间的关系而言,他就多次论述「人间」胜于「天上」:「如上面所说,人有三事,比诸天还强:佛出人间;诸天命终,也以人间为乐土;在这适宜于修学佛法的立场,人间比天上好,人乘法也就比天乘法更可贵!」[19]尽管天上有安乐、有享受,是人间不能相比的,但是,那「只是庸俗的,自私的。那种物质的欲乐,精神定乐的陶醉,结果是堕落。」[20]实际上,重视「人间」也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这在禅宗中有直接而集中的体现。而印顺长老对重视人间的论述,无疑给中国佛教重视现实人生思想注入了新内容。印顺长老研究佛教,不是为纯粹的学问去从事研究,而是结合现实人间的需要,结合佛教界的状况,在为现实服务的思想指导下来理解佛教,探求佛法。研究佛教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现实社会上来,他指出:「从现实世间的一定时空中,去理解佛法的本源与流变,渐成为我探求佛法的方针。觉得惟有这样,才能使佛法与中国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正确的明白出来。」[21]所谓佛法与中国现实佛教界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佛教发展和变革的空间,探明这个空间,正是研究佛教的一个目的。印顺长老把「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核心内容,明确地归结到释迦牟尼佛最初的教义和实践中,并不是把它作为大乘佛教的创造,也不是把它视为中国佛教或中国禅宗所独有。在他看来,「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教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22]这种在系统、全面研究佛教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符合历史实际,有益于满足佛教的现实需要,并且使他的「人间佛教」思想更具有理论的彻底性和系统性。

三、

倡导「以人为本」,可以说是印顺长老「人间佛教」理论的精髓。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和塑造人的思想,贯穿在「人间佛教」理论的始终。他从开发佛法精要的角度阐释「以人为本」,结合佛教的不同法门论述「以人为本」,在完善太虚「人生佛教」方面突出「以人为本」,从树立修道理想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他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是否真正佛法的准绳,作为分析和判别整体佛教的标准。这不但是对关爱众生的佛教固有传统的创造性继承,而且使其思想具有强烈的理论批判精神。应该指出,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传统佛教教义中,都有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像印顺长老这样论述和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不能不说是对古代传统思想的发展。印顺长老指出:「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我们是人,应以人为中心。」 [23]「以人为本」或「以人为中心」,是印顺长老反复强调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人间佛教的这个特点。正如他自己所反复申明的,他的「人间佛教」理论在多方面受到太虚大师的影响(继承)[24],同时,也在许多方面有所创新(不同)。在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方面,正是这样。首先,太虚在倡导「人生佛教」的时候,强调应该「重视现实的人生」。但是,为什么还要用「人间佛教」来取代它呢?印顺长老认为,人生佛教在对治方面,「偏于死亡与鬼」,是着重于纠正对死亡与鬼的信仰和重视。「人间佛教」则不但对治了这一个方面,而且「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由于「人生佛教」强调「重视现实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它并没有偏离佛教的根本宗旨。但是,「人间佛教」对它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不仅是从更大的范围,即从纠正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弊端方面看问题,而且主要是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也就是进一步阐明佛法的「真意义」。印顺长老指出:虚大师说「人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印度佛教的天(神)化,情势异常严重,也严重影响到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25]俗化与神化,不会导致佛法的昌明。中国佛教,一般专重死与鬼。太虚大师特提示「人生佛教」以为对治。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26]为了使佛教昌明,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人间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人。其二、修行任何佛教法门,都应该以尽到人的本分为基础,都要依靠人。建立「人间佛教」,并不排斥修行佛教的其他法门。印顺长老曾经列举印光法师的例子,指出:印光平生极力弘扬念佛往生法门,但是:「他没有忽视佛教在人间的重要意义」,他是把「做成一象样的人,尽到人的本分,作为求生西方的基础」[27]。这就是说,修行佛教的任何法门,都要以依靠人、尊重人为基础,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到一切佛教修行法门中去。其三、用是否「以人为本」来分析和判别整体佛教。印顺长老指出:「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不以人为本,而以天为本(初重于一神倾向的梵天,后来重于泛神倾向的帝释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变化。」[28]在印顺长老看来,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背弃了佛教的真义」。无论是重鬼重死,还是重天重神,都是同样错误的。是否「以人为本」,成为印顺长老判定佛法真伪的试金石。其四、趋向佛果的修行过程,就是为了人、服务人的过程。印顺长老继承太虚法师的思想,强调从人乘法趋向佛果。即人通过修行菩萨行而成佛。如何才能趋向佛果呢?印顺长老指出:「凡不为自己着想,存着利他的悲心,而作有利众生的事,就是实践菩萨行,趋向佛果了。」[29]因此,个人的成就佛果,只有在为了人、服务人的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其五、成佛的过程及其成佛的实现,就是净化人、塑造人的过程,是所谓「人格的最高完成」。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理论,是在遍阅大藏,对佛教进行整体研究之后完成的。他指出:「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是将它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30]由此可见,在人间成佛的过程是:从做人开始,通过圆满修习菩萨行,达到成佛的目的。所谓「成佛,即人的人性的净化与进展,即人格的最高完成。」 [31]印顺长老联系整体佛教来阐述和弘扬「人间佛教」,也从研究整体佛教中去寻找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他指出:「从全体佛法去理解,佛法的德行,以人生的和谐、福乐、清净为理想、为标准。」[32]印顺长老倡导「人间佛教」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他把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贯穿到「人间佛教」学说的始终,同时,这也是对佛教关爱众生的优良传统的创造性发展。

[ 注释 ]

[1]太虚大师最早使用「人生佛教」概念,也兼用「人间佛教」。就其表述相关的思想而言,使用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差别。为了与印顺长老专门论述的「人间佛教」相区别,使用「人生佛教」。就太虚大师对这两个概念的偏重而言,更注重以前者来概括其思想。正如印顺长老所说:「太虚大师在民国十四、五年提出了人生佛教,在抗战期间,还编成一部专书《人生佛教》。大师认为,人间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义好。」印顺:《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第18页。本文所引印顺长老的著作,均根据电子版《印顺法师学术著作集》,引文只标书名和页码。[2]印顺长老在《游心法海六十年》中指出:「如三十年(1941)所写的《佛在人间》、《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法海探珍》,都是弘扬佛法的人间性,反对神化,探求佛法本质,而舍弃过了时的方便」。见《华雨集》第5册第13页。此后又说:「我明确的讨论人间佛教,民国四十年(1951)曾讲了:《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见《华雨集》第五册第19页,《华雨集》第4册第47至48页所述与此相同。[3]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第5册第13页。[4]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19页。[5]印顺:《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第18页。[6]印顺:《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第18页。[7]《佛在人间?人间佛教要略》第112页。[8]《佛在人间?人间佛教要略》第112页。[9]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10]《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第5册第19页。[11]印顺:《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第2页。[12]《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第3页。[13]《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第33页。[14]印顺:《中观今论?序》。[15]《佛在人间?佛在人间》第12页。[16]《佛在人间?佛在人间》第9页。[17]上引均见《佛在人间?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第58页。[18]《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华雨集》第4册第49页。[19]印顺:《成佛之道》第94页。[20]印顺:《佛法概论》,第53页。[21]《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第5册第9至10页。[][22]《佛在人间?人间佛教要略》第100页。[23]《佛在人间?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第43页。[24]印顺法师指出「宣扬『人间佛教』,当然是受了太虚大师的影响,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见《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第44页。[25]《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第5册第19页。[26]《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27]《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第17至18页。[28]《佛在人间?人间佛教绪言》第22页。[29]《佛在人间?人间佛教要略》第112页。[30]《佛在人间?人间佛教要略》第99页。[31]《佛在人间?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第73页。[32]《佛法概论》186页。

更新于:2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