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明:宗镜录 卷二
卷二
译文
问:既然忧虑执著指头、典从文字,那又为何烦劳搜集言教?
答:恐怕那些背离自己心性趋附客尘、根据文字而强作解释的人,将祖佛言教封闭、滞著於个人感情,因而有此一举。倘若能依随解释而了悟宗旨,就著言教而明心见性,那么,也就不必有所取舍了。所以法藏法师说:「自然有众生通过言教而获得真理,领会真理与言教统一无碍,经常观察思维教真理而无碍於持奉教说,坚持诵习经典而无妨於观察思维性空原理。」这样,真理与言教圆融一体,归於同一观察思维。这才是佛法的至极弘通。
问:凡是表明要弘扬佛法,开示教化众生的人,首先应当自己功德圆满,历经修行位次而亲证佛果,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开示佛法的方便之门,便会使众生获取利益,且不与真正的佛法发生冲突。现在你所采录的言教,又如何能证明这一点?
答:本书只是搜集祖师和佛、菩萨的言教,所以称之为「录」。其中安排了一些问答解释,也都是依照古代高僧的思想加以阐述,以劝人修习进取。我怎敢自称是给人作「开示」随意妄加指点?再说祖佛所传的佛法正宗,即是真唯识性;才有信入之处,便可为人作解。如果要说修证这一方面,则大家都会说,自己的功夫还未达到正道。并且,佛的教说允许,初发心的菩萨都可以由已知而推及未知,也允许就言教而领会佛法。先是从听闻了解而信人,后又以无思无虑而契会。一旦进入自心澄净之门,便已登上祖师之位。这里所集录的《宗镜录》,有无边证验,应念都通,满目皆是。
现在姑且就世间事物,在众生界内,略述第一「比知」,第二「现知」,第三「约教而知」。
第一,「比如」,好比凡是没有脱离烦恼的人,夜里都会故梦,梦中见到的各种好恶现象,都有清晰的喜忧情感流露,但一觉醒来,自己还是安然睡在床上,哪有刚才梦见的事?凡梦中所见,都是第六识意识思维想像的结果。由此可以推知,醒来时见到的一切,也都与梦中见到的一样,没有一件是实在的。所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现象,原来都是第八识赖耶识所接触的外境,属阿赖耶识本身所变现。如果是现在的外境,则是属於明了意识、计度分别;如果是过去或未来的外境,则是属於第六识意识处於散乱之位。可见,梦中和醒来所见的现象虽然不同,但都不出乎意识,於是,「唯心」这一宗旨就十分清楚了。
第二,「现知」,即是指眼前事物历历分明,不需另外建立。况且,比如当下见青、白二色事物时,事物自身本来虚幻不实,说不上这是青那是白。所见青、白等颜色,都是因为眼识中能够认识对象的部分,随意加以分别,与明了事物的意识,一起加以计较度量的结果。以意辨为现象,以言说为颜色,都是因意、言的妄自处理。再比如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亦无自主性,其形体不由自立,其名称不由自称。一物是这样,万物也都是这样,都无独立存在的自体,都是意向和言说。所以说,一切现象本来无事,只是人们妄自折腾。因而,当「心」生起时,万物都是「有」;若「心」空的时候。万物便都是「空」。可见,空并不是自己空,因心而空;有并不是自己有,因心而有。事物既然是非空非有,那么,它们的本质便是唯「识」、唯「心」了。倘若没有心,万物怎么寄托?
又比如说过去的外境,何曾有过?那只是随妄念发动而忽然於眼前显现罢了;假若意念不生,则外境怎么也不会出现。这些都是众生日常遇到的,可以通过感觉而直接反映。不必等到功德圆满便能达到,又何必要借助於修习获得呢?凡是有「心」的人,都可以加以证知。所以古代高僧说:「像某些有上等根机的人,懂得「唯识」道理的人,总是思维观察自心的意向、言语,并以此为外境。」起初观察思维时,虽然尚未证得正道,但既已能分辨意向、言语,便已进入了菩萨境界。
第三、「约教而知」。经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是所证的真理本身,它能阐明佛法正宗。对此,下文将列举大量真凭实据。如《成实论》说:「佛在说了「内外中间」的话后,随即入定,当时有五百罗汉各自阐释这话。佛出定后,他们一起问佛:「谁的阐释与佛的意思接近?」佛说:「都不是我的意思。」他们又问佛:「既不符合佛的意思,那不就曲解了吗?」佛告诉他们:「虽然不是我的意思,但皆各自顺应了正理,堪可成为圣人之教,有福而无罪。」比如说小乘吧,它能自己证悟法门,尚且顺应正理,何况全部引述的是一佛乘,纯粹谈论佛的旨意。」
《六行法》说:「所有具有大智慧的人,想要学得佛法,不必问及佛法大小,都得依据理教。若是遇到权教,虽说它也是佛说,但一旦知道它并非如实言教,便不依从它。若是遇到凡人,其言说有理,虽然不是佛语,也应依从。因为智慧的人学习佛法,能善於理解佛意,知道佛的言都有权教和实教之分。根据的实教来宣说道理,则高於平庸愚昧、错误地执著权教的人。所以有智慧的人,如果有所言说,虽然这些言说是出於凡人之口,但所说内容亦等同佛法。如这瓶中的水,要倒入别的瓶中,瓶虽然不一样,但所倒的水是一样的。
「所以,芸芸众生的烦恼虽然没有断尽,但这关不有碍於悟解,宣说真实的义理。只要佛理得到阐述,观察思维「心所」的一切思想活动,这时他也就已不同於其他众生了。倘若理解「人空」,便是二乘;倘若观得「法空」,便是菩萨。」
原典
问:既虑执指徇文,又何烦集教?
答:为背已合尘、齐文作解者,恐封教滞情,故有此说。若随诠了旨,即教明心者,则有何取舍?所以藏法师云:「自有众生寻教得真,会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持教,恒诵习而不碍观空。」则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传通耳。
问:凡申弘教,开示化人,应须自行功圆,历位亲证,方酬本愿。开方便门,则所利非虚,不违正教。今之所录有何证明?
答:此但唯集祖佛、菩萨言教,故称曰录。设有问答解释,皆依古德大意,傍赞劝修,述成至教。岂敢辄称开示,妄有指陈?且夫祖佛正宗,则真唯识性;纔有信处,皆可为人。若论修证之门,诸方皆云,功未齐於诸圣。
且教中所许,初心菩萨皆可比知(注释:指在现知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由和事例为根据,由已知而推及未知。),亦许约教而会。先以闻解信人,后以无思契同。若入信门,便登祖位。今集此《宗镜》,证验无边,应念皆通,寓目咸是。
今且现约世间之事,於众生界中,第一比如,第二现知(注释:指感觉,即指感觉器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思维分别等理性活动,相当於直接经验。),第三约教而知(注释:指因言教而知,即通过接受教说而达到对佛法的领会。)。
第一「比知」者,且如即令有漏(注释:原意为漏泄,是烦恼的别名。凡是具有烦恼,导致流转生死的一切事物,都可称为有漏(法)。断除烦恼,便属无漏)之身,夜皆有梦,梦中所见好恶境界,忧喜宛然,觉来床上安眠,何曾是实?并是梦中意识,思想所为。则可比知,觉是所见之事,皆如梦中无实。夫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境界,元是第八阿赖耶识(注释:意译为「藏识」。瑜伽行派和法相唯识宗所立心法「八识」中的第八识。该识含藏著产生世界一切事物的精神潜在功能(「种子」),成为世界万物的根本原因。世界之所以森罗万象,则由於「种子」的性质不同。此外,种子又有有漏、无漏之分。众生因有漏而导致生死流转,只有在经过善行的熏习后,有漏才转化为无漏,从而获得解脱。华严宗因主张如来藏缘起,所以阿赖耶识成为如来藏的派生物。《大乘起信论义记》:「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所熏,名为识藏(即阿赖耶识)。」)亲相分(注释:指八识中第一识所攀缘(接触)的外境。瑜伽行派和法相唯识宗认为,认识发生时,要有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对象两个方面,前者被称为「能缘」,后者被称为「所缘」;八识的第一识体上,既具有「能缘」一面,名为「见分」,又具有「所缘」一面,名为「相分」。人的认识活动即为识体自身的「见分」去缘虑自身的「相分」。),唯本识所变。若现在之境,是明了意识分别,若过去未来之境,是独散暗意识(注释:指八识中第六「意识」於散乱之位,不伴随前五识而起,不攀缘色、声、香、味、触「五境」,而只是缘虑三世诸法以及空花水月等事物。)思惟。梦觉之境虽殊,俱不出於意识,则唯心之旨比况昭然。
第二「现知」者,即是对事分明、不待立。况且如现见青白物时,物本自虚,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识见分(注释:八识的第一识体上所具有的能够认识(「能缘」)对象的部分。参见「相分」。),自性任运分别,与同时明了意识,计度分别,为青为白。以意辩为色,以言说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尘」钝故,体不自立,名不自呼。一色既然,万法咸尔,皆无自性,悉是意言。故云,万法本闲,而人有闹。是以若有心起时,万境皆有;若空心起处,万境皆空。则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空非有,则唯识唯心。若无於心,万法安寄?
又如过去之境,何曾是有?随念起处,忽然现前。若想不生,境不终现。此皆是众生日用,可以现知,不待功成,岂假修得?凡有心者,并可证证。故先德云:「如大根人,知唯识者,恒观自心意言为境。」此初观时,虽未成圣,分知意言,则是菩萨。
第三,「约教而知」者,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是所证本理,能诠正宗,广在下文,诚证非一。如《成实论》云:「佛说内外中间之言,遂即入定。时有五百罗汉各释此言。佛出定后,同问世尊:「谁当佛意?」佛说「并非我意。」又白佛言:「既不当佛意,将无得罪?」佛言:「虽非我意,各顺正理,堪为圣教,有福无罪。」且如说小乘,自证法门,尚顺正理,何况纯引一乘,唯谈佛旨乎!」
《六行法》云:「诸大智人,欲学道者,莫问大小,皆依理教(注释:天台宗建立化法四教(藏、通、别、圆),从佛所说教法的内容上判别经典。其中,通教是三界之内的理教,圆教是三界之外的理教。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外另有诸佛菩萨的净土。理,真理;与事相对。)。若见权教(注释:佛法有权、实二教,「权」,意思是权宜方便;「实」,意思是究竟真实。天台宗等判法相唯识宗、三论宗等为权教,意思是只为权宜不究竟的教法;又判天台宗为实教,意思为一佛乘教法。华严宗也有类似判教。),虽是佛说,如非实语,即不依从。若见凡人,说有理者,虽非佛语,亦即依行。以有智人,学佛法者,善解如来,教有权实。依佛实教,宣说道理,则过凡愚、谬执权者。是以智人,若有所说,人虽是凡,法则同佛。如瓶传水,写置馀瓶,瓶虽有异,所写水一。
「是故凡夫,结(注释:即结集、系缚、烦恼,为生死之根源。「断结」,即断除烦恼。)虽未尽,不妨有解,能说实义。但使理解,心数(注释:或名「心所」,是说一切有部和法相唯识宗等所列「五位法」之一。是相应於「心王」而起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为「心」所有。因该位法数量颇多,故名「心数」。如小乘有部《俱舍论》分为六类四十六种,唯识宗则分为六类五十一种。)思量,此初观理,则异馀凡。谓思人空,则是二乘,若观法空,则是菩萨。」
译文
问:佛的权宜方便教门,都依众生的根机而形成。因根机不等,佛法就有无数。有三十七种通往觉悟的途径和五十二个修行菩萨乘的阶位,为什么却说唯立一心,以为「宗镜」呢?
答:这一心法门,理和事圆满齐备,是大悲之父、般若之母、法宝之藏、万行之源。一切法界、十方诸佛、所以菩萨、缘觉、声闻、全部众生,都同具这一心。只是十方诸佛已经觉悟,而众生还不知罢了。现在要为未知的人以方便直指觉悟之路,这是因为,一心为众生具备,并非虚无,并非荒谬。
《华严经》偈颂说:「好比世间的人们,听说有宝藏之处,因宝可以获取,内心欢喜万分。」所谓「宝藏处」,也就是众生之心。才入信解之门,众生心便自然显现。方醒悟此心从来具足,岂是借助於功用而成;才得知本性无有差别,并非因造作而得。这众生心,可说是最为灵奇之物、至理大道之源、绝对明妙之门、精细如实之义。它又是凡夫和圣人的根本,迷乱和觉悟的源头。如同万物因大地而生长发育,万行因证得真理而达成。这一心为诸多法门所竞入,又为众多功德所归趋;能作无数圣者趣向佛道根基,成为诸佛出世的眼目。所以,倘若了达自心,顿时便成就佛的智慧。这可说是会归百川为一水,捏聚所有尘沫为一丸;销熔钚钏为一金,变化酥酪为一味。」
如《华严经》偈颂说:「不能了达自己的心,怎么能知道佛的智慧?」《阿差末经》说:「只要端正自己的心,不必崇尚其他学问。」《禅要经》说:「向内领悟,了达佛法,便是大众之门。发现自己的心性,称之为「照」;众多圣者所游之处,称之为「门」。」
《入楞伽经》偈颂说:「心具足於如来藏,不离涅槃四德中的「我」;佛所说的一切造作,乃是内心所知的事物。」《月灯三昧经》偈颂说:「若有人受持这一佛法,便能顺应菩萨端正修行;又因这一佛法的功德,可以迅速成就佛道。」
《胜鬘论》说:「世尊,我见到摄取真正的道法,有如此巨大之威力。如业以此为眼,为佛法根本,为引导之法,为通达之法。」解释:所说的「真正的道法」,就是指至极真理之心。倘若心外另有迷妄计较,理外另有所求,都是偏於一边的邪见,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要具有如来的正眼,摄取全部十方世界,以真如法界为对象,最终会归於一心,这就是摄取真正的道法。
《起信论》说:「再者,真如自体之相状,对於所有凡夫俗子、声闻、缘觉、菩萨、佛来说,都不会有所增有所减。并非像具有生灭变化功能的事物那样,前后相续,前生而后灭,而是永恒地处於至极状态;从无始以来,它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这就是所谓大智慧光明的意思,遍照法界的意思,如实了知的意思,本性清净心的意思,常乐我净的意思,寂静不变自在的意思。这样的无数意思,既不同又不异,不可思议的佛法便体现於其中。在要述意义上说,真如自体的心称作「如来藏」,也称作「法身」。
原典
问:诸佛方便教门,皆以众生根起。根性不等,法乃尘沙。「三十七品」(注释:即「三十七道品」,指通往觉悟、趋向涅槃的三十七种途径。它们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助道之门,「五十二位」(注释:指修行菩萨乘的阶位,共有五十二位。它们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天台宗、华严宗等采用此说。其他各宗所说并不一致。)修行之路,云何唯立一心,以为「宗镜」?
答: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注释:救度众生的苦难,使它们得到解脱。悲,拔除众生的痛苦。佛和菩萨具有广大的慈悲之心,所以称之为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以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诸大菩萨、缘觉声闻、一切众生,皆同此心。诸佛已觉,众生不知,今为未知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不虚以应得故,非谬故。
《华严经》颂云:「譬如世间人,闻有宝藏处,以其可得故,心生大欢喜。」「宝藏处」者,即众生心。纔入信门,自然显现。方悟从来具足,岂假功成;始知本性无差,非因行得。可谓最灵之物,至道之原,绝妙之门,精实之义。为凡圣根本,作迷悟元由,如万物得地而发生,万行证理而成就。诸门竞入,众德攸归;作千圣趣道之基,为诸佛出世之眼。是以若了自心,顿成佛慧。可谓会百川为一湿,搏从尘为一丸;融钚钏为一金,变酥酪为一味。
如《华严经》颂云:「不能了自心,焉能知佛慧?」《阿差末经》云:「但正自心,不尚馀学。」《禅要经》云:「内照开解,即大乘门。见自心性,谓之曰「照」;众圣所游,谓之曰「门」。」
《入楞伽经》偈云:「心具於法藏(注释:又名「佛法藏」、「如来藏」,指法性之理。因法性含藏无量性德;所以叫「法藏」。另外也指佛所说的教法,因教法含藏有多种意义,所以名之。),离无我见垢 ;世尊说诸行,内心所知法。」《月灯三昧经》偈云:「若有受持是一法,能顺菩萨正修行;因此一法功德故,速得成於无上道。」
《胜鬘经》云:「世尊,我见摄受正法,有斯大力。如来以此为眼,为法根本,为引导法,为通达法。」释曰:所言「正法」者,即第一义心也。心外妄计,理外别求,皆堕边邪,迷於正见。所以得为如来正眼,摄尽十方之际,照穷法界之边,总归一心,是名「摄受正法」。
《起信论》云:「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常恒究竟;从无始来,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谓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如实了知义,本性清净心义,常乐我净义,寂静不变自在义。如是等过恒沙数,非同非异,不思议佛法,无有断绝。依此义故,名「如来藏」,亦名「法身」(注释:三种佛身之一,指佛的真身。意思是以佛法成身,或身具一切佛法。《大乘义章》卷十八,认为法身有两种含义,一者「显法本性以成其身」,二者「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就是说,由於体现诸法的本性才能成佛,所以要以法性名为法身;也由於修得一切功德才能成佛,所以要以功德法名为法身。因各派对「法性」、「功德」的解释有所不同,所以对「法身」的具体规定也有差别。)。
译文
问:前文说真如远离一切相状,现在又怎么说它具足一切功德相了呢?
答:虽说确实具有一切功德,但并无差别之相。因为一切功德理趣无二,远离虚妄,脱离分别之相,唯一真实本性。但依据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本「丛识」所显示的生灭之相,而建立一切功德的差别之相。怎么建立呢?一切事物实际上没有分别,本来唯心,因为不曾觉悟,所以有分别之心生起,於是见到外部境界,这就叫做「无明」。其实心性本来清净,不起无明,从而於真如上建立大智慧光明的思想。若是心生分别,见到外境,同时也就有不见的相状;心性若无所见,则同时也无所不见,从而於真如上建立遍照法界的思想。
如果心有所活动,便不是真正的通达了知,不是本性清净,不是常乐我净,不是寂静,而是变易生死,并非自在,由此而生起无数虚妄杂念。因为心性没有活动,所以建立真实了知的思想,乃至无数清净功德相思想。倘若心有各种思虑推求,分别求取外界事物,那么对於佛法来说就有所不足。因为无边功德也就是一心自性,并非另有什么事物可以令人求取。所以一切圆满具足,多於恒河沙数,既非一也非异,不可思议。所以佛法,都是前后一贯。因此,真如就是如来藏,也称作如来法身。
然而,这里所说「一心」,并非像凡夫那样作虚妄认识、思虑外物。凡是能够加以推求的心,必然存在於由四大、五蕴所构成的身体内部。而遍满十方世界的,则全是妙明真心。如〈入法界品〉说:「且不说在莲华藏世界的香水海中,就是山河、大地、虚空、草木、丛林、尘毛等处,也无不体现真法界,具足无量功德。」所以古代是僧说:「元、亨、利、贞则乾卦的四种品德,它们发端於气;常、乐、我、净,是佛的四种品德,它们本於一心。专於一气而达到柔弱,修炼一心而成就佛道。」所谓「心」,它淡泊空虚、精妙纯粹,光璨灵明;它无去无来,暗通三际;它非中非外,明亮地透彻十方。
它既不生又不灭,怎能为生、老、病、死这「四山」所伤害;它离本性又离相状,怎能为青、黄、赤、白、黑「五色」所蒙蔽。虽处生死之中,骊珠却独自光耀於四海;静坐於涅槃岸头,明光朗照於碧空。多伟大啊!万物资取於它而开始生长!万物虚假不实,因缘相会而生;所生事物本性是空,一切都归之於「识」;「识」好比是梦幻,只有一心是实在的;心寂然而知,视之为圆满灵觉;圆满的灵觉中只有清净,不容掺杂其他。所以,德用无边,都出自同一性体;性生起而为相状,外境和智慧历然分明;相状得性体而圆融,身心广大空阔;好似海印三昧,超越浩瀚虚空。又宽广,又光明,远远超越思议之外。
又有古代高僧说:「如来藏,也就是一心的另一说法。」为什么说「一心」?因为真妄、染净的一切事物,都具同一之性,所以称作「一」;这同具一性的事物,实际上又不等同於虚空,性自然神解,所以称之为「心」。
古代高僧说:「要想知道佛法的要义,心便是十二部经的根本,开启佛道的钥匙。」这一心门,是三世佛祖。唯有这一心是真实的,其馀全属虚妄;唯有一佛乘之法,既无二也无三。所谓「一乘法」,就是一心。只要守住这一心,但是心真如门。一切事物,没有欠缺;一切现象的造作,不外乎自心;只有心自己知道,更没有别的心。心既没有形相,也没有颜色;既没有根基,也不会凝住不变;既没有生,也没有灭;也没有妨碍正定的思想活动产生。如果出现观察思维活动,那是「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有为法的作用,而不是本心。禅宗历代祖师只是以心传心,达道的便给予印证、许可,此外便没有别的方法。
原典
问:上说真如离一切相,云何今说具足一切功德相?
答:虽实具有一切功德,然无差别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离分别相无二性故。以依业识(注释:有情众生死流转的根本识,依根本无明而不觉心动。也就「十二因缘」中的「识」支,指最初入胎之时的一念。)等生灭相,而立彼一切差别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分别;以不觉故,分别心起,见有境界,名为「无明」。心性本净,无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若心生见境,则有不见之相;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义。若心有动,则非真了知,非本性清净,非常乐我净,非寂静,是变异(注释:即「变易」。指形体状况发生变化,如同为他物所替代。特指变易生死;众生之身因未离变易,故「非自在」。)不自在,由是具起於恒沙虚妄杂染。以心性无动故,即立真实了知义,乃至过於恒沙清净功德相义。
若心有起见,有馀可分别求,则於内法有所不足。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馀法,而可更求。是故满足,过於恒沙;非一非异,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然此「一心」,非同凡夫,妄认缘虑(注释:攀缘外境,思虑事物的意思。)。能推之心,决定执在色身之内。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如〈入法界品〉云:「华藏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大地虚空,草木丛林,尘毛等处,无不咸释真法界,具无边德。」故先德云:「元亨利贞,「乾」之德也,始於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朗彻十方。
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处生死流,骊珠独耀於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於碧天。大矣哉!万物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注释:意为圆满的灵觉,一切有情都有本觉、真心,自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就体而言称为一心,就因而言称为如来藏,就果而言称为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方之海印(注释:佛所得的三昧。如来的智慧,能鉴照一切事物,好比大海能印现万象。《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言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越彼太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
又先德云:「「如来藏」者,即「一心」之异名。」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
先德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入道要门。」此心门者,三世之佛祖。唯此一事实,馀二即非真;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诸法,无不欠少;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更无别心。心无形色,无根无住,无生无灭,亦无觉观(注释:又译作「寻伺」。想思名为觉,细思名为观,二者都是妨碍正定之心的因素。因此,根据是否有觉观便可判定心的浅深。)可行。若有可观行者,即是受、想、行、识,非是本心,皆是有为功用。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
译文
问:以一心为宗,可以说是简洁明了。既然如此,教说中又为什么广泛谈论佛道,又各自建立依某经而开的宗旨。
答:事物虽然多种多样,但皆为一心所造作,只是在圣者之道的基础上,建立无数的名目。如火,因所燃烧的东西不同,才有草火、木火等种种称呼。又如水,因所作用途有别,而有羮、酒等许多名称。这一心法门,也是这样。针对小根机,称作小法;适合众多者,称作大乘。虽有大小之分,但心性上没有区别。如果坚持要说佛说有多种法,便是诽谤*轮,犯了掉弄是非的错误。所以经中说:「心不离佛道,佛道不离心。」
如《涅槃经》说:「这时,世尊称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现在想要知道菩萨大乘,微妙经典,所有秘密,所以有这种疑问。善男子!这样一些经典,都入四谛中的「道谛」。善男子!像我前面所说的,若有信仰佛法,要作这样的信仰,便是信仰佛法的根本,便是助成菩提这道。所以凡我所说的,没有错误之处。善男子!如来熟悉无数方便法门,用以化导众生,因此作了种种说法。」
「善男子!譬如良医,识得众生的各种病因,根据各人所患疾病而开出药方以及各类禁忌。但只有水不在所禁范围,或姜水,或甘草水,或细幸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罗水,或钵昼罗水;或冷水;或热水,或葡萄水,或安石榴水,都可服用。善男子!这种良医,善於诊断众生所得的种种疾病,虽有食物方面许多禁忌,但水不在其中。如来也是这样,熟悉各种方便随宜,能根据众生的不同接受能力,於某一事物的相状而分别广泛宣说各种名词概念。而众生便随如来所说,加以接受并遵照修习,断除烦恼。好比病人,听从良医的劝导医治,所患疾病才获痊愈。
「再者,善男子!好比有人善於排除万难解众人所说。这些人因身热口渴,都叫喊著「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於是,那人就以清冷之水,根据众人的不同特点,把它说成是波尼,或说成是郁持,或说成是娑利蓝,或说成是婆利,或说成是波耶,或说成是甘露,或说成是牛乳。他就以这样无数水的名称向大众分别解脱。善男子!如来也是这样,以一种佛法向声闻弟子们作各种演说,从信根一直说到八圣道。
「再者,善男子!好比金匠,他能用一种金,随意打制成种种璎珞。所谓钳锁、钚钏、钗镏、天冠、臂印。虽有这些名目上的差别,但都不离开金。善男子!如来也是这样,以同一佛法,根据众生的不同情况,分别为之说法。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实之道;或说二种,所谓定、慧;或说三种,所谓见、慧、智;或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乃至又说二十道,所谓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处。善男子!上述说法一体不二,如来当时为了众生,所以要作种种分别之说。」
「再者,善男子!比如火,因所燃烧的东西不同,所以有种种名称。所谓木火、草火、糠火、(左麦右弋)火、牛马粪火等。善男子!佛道也是这样,唯一无二,只是为了众生,才作种种分别。
「再则,善男子!比如一种「识」,分别而说为「六识」;在眼而名为眼识,乃至意识。善男子!佛道也是这样,唯一无二。如来为了化导众生,因而有种种分别之说。」
又经中说:「佛说,三世诸佛所说的法,四十九年来我未曾增添一字。」由此可以明白,这一心法门能达成至极佛道。若是上等根机能直入佛道的,终究不需别立法门;为中、下根机未入佛道的,则权宜区别对待。所以,祖师与诸佛同一指向,贤者与圣者默契归趋,虽然名义不同,但本体一个,表明因缘有别而本性合一。《般若》只说无二,《法华》只说一乘,《净名》无非论述得道修行,《涅槃》全归愚者无法领会的「秘藏」,天台宗专劝「一心三观」,洪州禅提倡「举体全真」,马祖道一标示「即佛是心」,荷泽宗强调「直指知见。」
此外,教说有两种:一是「显了」说,二是「秘密」说。「显了说」,比如《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唯识》等论。「秘密说」,则各自依据所宗经典,各立名号。如《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旨,《金刚经》以「无性」为宗旨,《华严经》以「法界」为宗旨,《涅槃经》以「佛性」为宗旨。不管立多少宗旨,都是一心的另外说法。为什么?因为真心妙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般若智慧不能以世俗之知之知,也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它不是情识思量的境界,所以说「不思议」。
本体虚无,相状寂然,超越对待而灵通自在,显现法界而无生无灭,超越三世而没有踪迹,所以说「无住」。竖彻三界,横互十方,没有界量,远近都不可得,所以称「法界」。成为万物的根源,作为众生的发端,在凡有并不减损,於圣者并不增添,灵知本觉昭然,唯常如其本体,所以叫做「佛性」。乃至或者称之为「灵台妙性」、「宝藏神珠」,都是一心随机缘的别称。
原典
问:一心为宗,可称纲要者,教中何故广谈诸道,各立经宗?
答:种种诸法虽多,但是一心所作,於一圣道,立无量名。如一火因然,得草火、木火,种种之号。犹一水就用,得或羮或酒,多多之名。此一心门,亦复如是;对小机而称小法,逗大量而号大乘。大小虽分,真性无隔。若决定执佛说有多法,即谤*轮,成两舌之过。故经云:「心不离道,道不离心。」
如《大涅槃经》云:「尔时,世尊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欲知菩萨大乘,微妙经典,所有秘密,故作是问。善男子!如是诸经,悉入「道谛」。善男子!如我先说,若有信道,如是信道,是信根本,是能佐助菩提之道。是故我说,无有错谬。善男子!如来善知无量方便,欲化众生,故作如是种种说法。」
「善男子!譬如良医,识诸众生种种病原,随其所患而为合药,并药所禁。唯水一种,不在禁例。或服姜水,或甘草水,或细幸水,或黑石蜜水,或阿摩勒水,或尼婆罗水,或钵昼罗水;或服冷水,或服热水,或蒲萄水,或安石榴水。善男子!如是良医,善知众生所患种种,药虽多禁,水不在例。如来亦尔,善知方便,於一法相,随诸众生,分别广说,种种名相。彼诸众生,随所说受,受已修习,除断烦恼。如彼病人,随良医教,所患得除。」
「复次,善男子!如有一人,善解众语,在大众中。是诸大众,热渴所逼,咸发声言:「我欲饮水,我欲饮水。」是人即时,以清冷水,随其种类,说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郁持,或言娑利蓝,或言婆利,或言波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无量水名,为大众说。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圣道为诸声闻种种演说,从「信根」等至「八圣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师,以一种金,随意造作种种璎珞,所谓钳锁、钚钏、钗镏、天冠、臂印。虽有如是差别不同,然不离金。善男子!如来亦尔,以一佛道,随诸众生种种分别,而为说之。或说一种,所谓诸佛,一道无二;复说二种,所谓定、慧;复说三种,谓见、慧、智;复说四种,所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佛道。乃至复说二十道,所谓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念佛三昧,三正念处。善男子!是道一体,如来昔日为众生故,种种分别。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火,因所然故,得种种名。所谓木火、草火、糠火、(左麦右弋)火、牛马粪火。善男子!佛道亦尔,一而无二,为众生故,种种分别。」
「复次,善男子!譬如一「识」,分别说六。若至於眼,则名眼识,乃至意识,亦复如是。善男子!道亦如是,一而无二。如来为化诸众生故,种种分别。」
又经云:「佛言,三世诸佛所说之法,吾今四十九年不加一字。」故知此一心门,能成至道。若上根直入者,终不立馀门;为中、下未入者,则权分诸道。是以祖佛同指,贤圣冥归,虽名异而体同,乃缘分而性合。《般若》唯言「无二」,《法华》但说「一乘」,《净名》无非「道场」,《涅槃》咸归「秘藏」。天台专劝「三观」,江西「举体全真」;马祖「即是佛心」,荷泽「直指知见」。
又教有二种说:一、显了说,二、秘密说。「显了说」者,如《楞伽》、《密严》等经,《起信》、《唯识》等论。「秘密说」者,各据经宗,立其异号。如《维摩经》以「不思议」为宗,《金刚经》以「无住」(注释:一切事物都处於因缘联系和生灭变化之中,不会凝住於自身不变的性质,而人的认识也就不应以固定的概念,当作事物固有的本质。大乘般若理论,据此而作为诸法性空的重要内容。在具体运用时,「无住」通常被视为一切现象的本源,相当於「真如」、「法性」。)为宗,《华严经》以「法界」为宗,《涅槃经》以「佛性」为宗。任立千途,皆是一心之别义。何者?以真心妙体不在有无,智不能知,言不可及,非情识思量之境界,故号「不思议」。
体虚相寂,绝待灵通,现法界而无生,超三世而绝迹,故号之「无住」。竖彻三际,横互十方,无有界量,边表不可得,故称「法界」。为万物之根由,作群生之元始,在凡不减,处圣非增,灵觉昭然,常如其体,故曰「佛性」。乃至或名「灵台妙性」、「宝藏神珠」,悉是一心随缘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