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册 卷十 四、广所转得

2024-10-03

【论文】

一○?五四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四解所转得。

【述记?卷五十九】

此中有三︰初、总举,次、别解,后、总结。此即初也[1]。

下、别解中,二果别故,即分为二[2]︰就[3]涅槃中有二︰初、总出圣人涅槃[4]体,次、别解释四种涅槃。初、总出体,即此文是。此简「菩提」,名「所显得」,文意可解。

言「真圣道」者,谓真[5]圣所起道,名「圣道」。妙观察智为「能断道」,解脱道位,正证涅槃,有加行心为希求故,若非断道,印证名「得」,通三智品,除成所作。若言证真理之圣道,于中唯正体智,非后得。此依「大」位,若通三乘,随其所应。由此涅槃,在缠未显,离障方显。故体一如,约显成别。

【疏翼】

《枢要》卷下云︰

下明大涅槃体有二义︰一、理三事:即于真如有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义故。二、体三事:三体各别故,合名大般涅槃﹝凉译《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之二云「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别抄」卷六中,引《瑜伽》卷五十〈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末云︰

云何依施设安立﹝藏文作「phuv po gdags pa rnam par g?ag pa gav ?e na/」﹞?谓有八种依﹝藏文作「phuv po ni brgyad po di dag yin te/」﹞:一、施设依﹝藏文作「gdags pai phuv po dav/」﹞,二、摄受依﹝藏文作「yovs su gzuv bai phuv po dav/」﹞,三、住持依﹝藏文作「gnas pai phuv po dav/」﹞,四、流转依﹝藏文作「jug pai phuv po dav/」﹞,五、障碍依﹝藏文作「bar du gcod pai phuv po dav/」﹞,六、苦恼依﹝藏文作「sdug bsval gyi phuv po dav/」﹞,七、适悦依﹝藏文作「dga bai phuv po dav/」﹞,八、后边依﹝藏文作「tha mai phuv pao/」﹞。

云何施设依?谓五取蕴。由依此故,施设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藏文作「srog gam/ skye baam/ gso baam/」﹞、补特伽罗、意生、儒童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藏文作「skyed bu ?es bya bar miv dav/ brda dav/ gdags pa dav/ the rnad du dogs pa dav/」﹞;及依此故,施设如是名字,如是生类、如是种姓﹝藏文作「gav la brten nas miv ni di ?es bya/ rigs ni di ?es bya/ ris ni di ?es bya/」﹞、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量边际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藏文作「kha zas ni di lta bu ?ig za za/ bde ba dav sdug bsval ni di lta bu ?ig myov/ tshe ni di ltar riv/ yun ni di srid cig gnas gnas/ tshe di tsam ?ig thub ces bya bar miv dav/ brda dav/ gdags pa dav/ tha sbad du dogs pao/」﹞。

云何摄受依?谓七摄受事﹝藏文作「yovs su gzuv bai dvos po bdun te/」﹞。即自己﹝藏文作「bdag dav/」﹞、父母﹝藏文作「pha ma dav/」,〈意地〉第二之二卷二中以自己及父母为一摄受事﹞、妻、子﹝藏文作「bu dav chuv ma dav/」,〈意地〉第二之二以妻、子为一摄受事﹞、奴、婢、作使、僮仆﹝藏文作「bran dav/ bran mo dav/ las byed pa dav/ ?o was tsho ba dav/」,〈意地〉第二之二以此四为一摄受事﹞、朋友眷属。七摄受事﹝藏文作「mdza bwes dav/ grogs po dav/ blon po dav/ be du dav/ snag gi gben mtshams nas rgyas par yovs su gzuv bai dvos po bdun po di lta ste/」,〈意地〉第二之二作「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属事」。其余三事为「五、宅邸肆事,六、福业事及方便作业事,七、库藏事」,此中只说有情为所摄受事,未及营建诸事﹞如前〈意地〉﹝第二之二﹞已广分别。依此了知诸有情类有所摄受﹝藏文作「yid kyi sa las byuv ba b?in te/ gav dag la brten nas sems can rnams yovs su dzin pa dav ldan par wes pao/」﹞。

云何住持依?谓四种食︰即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藏文作「zas bwi ste/ kham dav/ reg pa dav/ yid la sems pa dav/ rnam par wes pai zas te/」﹞。由依此故,已生有情住立、支持,又能摄养诸求有者﹝藏文作「gav la brten na/ sems can byuv ba rnams gnas wiv tsho bar gyur ba dav/ byuv bar dod pa rnams la phan dogs pao/」﹞。

云何流转依?谓四种识住,及十二因缘﹝藏文作「rnam par wes pai gnas b?i dav/ rten civ brel bar byuv bai yan lag bcu gbis te/」﹞。即色趣识住﹝藏文作「gzugs su gtogs pai rnam par wes pai gnas dav/」﹞、受趣识住、想趣识住、行趣识住,及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生缘老死。由依此故,诸有情类于五趣生死随顺流转。

云何障碍依?谓诸天魔随有彼彼修善法处,即往其前为作障碍﹝藏文作「di lta ste/ lhai bui bdud de dge ba de dav de dag la brtson pa rnams la bgegs byed pai phyir be bar gnas pa gav yin pao/」﹞。

云何苦恼依?谓一切欲界皆名苦恼依﹝藏文作「dod pai khams thams cad ni sdug bsval gyi phuv po ?es bya ste/」﹞。由依此故,令诸有情领受忧苦﹝藏文作「gav la brten na/ sems can rnams kyi sdug bsval ba dav yid mi bde ba bams su myov bar gyur bao/」﹞。

云何适悦依?谓静虑等至乐,名适悦依﹝藏文作「bsam gtan la sboms par jug pai bde ba la ni dga bai phuv ?es bya ste/」﹞。由依此故,诸有情类若即于此现入彼定,若生于彼,长夜领受静虑等至所有适悦﹝藏文作「gav la brten na/ sems can rnams dir yav sboms par ?ugs wiv/ der yav skyes nas yun riv por bsam gtan la sboms pai jug pai dga ba so sos bams su myov bar gyur bao/」﹞。

云何后边依?谓阿罗汉相续诸蕴﹝藏文作「dgra bcom pai rgyun gyi phuv po rnams te/」﹞。由依此故,说阿罗汉任持最后身﹝藏文作「gav la brten na/ dgra bcom pa la tha mai lus dzin pa ?es byao/」﹞。

问︰阿罗汉弃舍诸漏永尽,住有余依地,当言与几种依共相应耶﹝藏文作「de la dge slov dgra bcom pa zag pa phuv po dav bcas pai sa la gnas pa phuv po de dav ni ldan ?es bya/ de dav ni mi ldan ?es bya ?e na/」﹞?答︰当知与一种依一向相应︰谓后边依﹝藏文作「di lta ste/ tha mai phuv po gcig dav ni gcig tu ves par ldan no/」﹞,与六摄事不共相应﹝藏文作「yovs su gzuv bai dvos po drug dav ni gcig tu ves par mi ldan no/」﹞;与流转依、与障碍依,一向全不相应﹝藏文作「jug pai dvos po thams cad ni gcig tu ves par gcig tu ves par mi ldan no/ bar du gcod pai phuv po thams cad dav yav gcig tu ves par mi ldan no/」﹞;与所余依非相应、非不相应﹝藏文作「phuv po lhag ma rnams dav ma yin mi ldan pa yav ma yin ?es bya ste/」﹞。是名依施设安立。

【论文】

一○?五五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疏翼】

第二别解涅槃果中,第一总举数。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二、别解四种涅槃,于中有二︰初、总举数,次、广解。此举数也。

【论文】

一○?五六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疏翼】

第二别解四涅槃果中,第二广别解释。于中有三︰一、出四涅槃体,于中有四︰一、别解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别解有余依涅槃,三、别解无余依涅槃,四、别解无住处涅槃。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下、广解也。于中有三︰初、出四涅槃[6]体,次、凡圣[7]三乘辨别[8],后、总结简。此即出体。

初涅槃中,文意可解。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者,此出体也。即七真如中,「实相真如」理。彼[9]云:二空[10]所显,约诠所辨。涅槃依「得」显故,以相即真[11],如前第八卷解[12]。

此如《佛地》第四[13]卷「清净法界」解[14]。

「虽有客染」等者,释本来自性有十种义[15]。

「具功德」[16]者,以能顺生诸功德故。功德性故,名之[17]具德。

凝寂湛然,故「无生灭」;众生真性,故「平等有」;法性与法,理非一异;如前第八已解释讫[18]。

「离一切相」者,离所取相;「离一切分别」者,离能取相。「寻思路绝」,显唯内证,非粗心境;「名言道断」者,显真自相,非假名言所安立处,非言依故,异有为法。「唯真圣者自内所证」者,显能证者必唯胜人;「其性本寂」者,释涅槃名,以圆寂义是涅槃故。

下三中、出体义、释名等,准此解。

【论文】

一○?五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疏翼】

一出四涅槃体中,第二别解有余依涅槃。

【述记?卷五十九】

显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犹在,名「有余依」。

「依」者,身也。就实出体,故是「真如出烦恼障」。此中「有余」,约二乘说,以言「虽[19]有微苦依」故。「依」,谓依身。以其所离,显此涅槃。以大乘中难见相貌,从易处说。

【论文】

一○?五八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灭,故名涅槃。

【疏翼】

第一出四涅槃体中,第三别解无余依涅槃。

【述记?卷五十九】

有漏苦果所依永尽,由烦恼尽,果亦不生,名得涅槃。亦就实出体,通三乘释。

【论文】

一○?五九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疏翼】

第一出四涅槃体中,第四别解无住处涅槃。

【述记?卷五十九】

「所知障」者,显唯菩萨得,非二乘。二乘不能「出所知障」故。

「大悲般若,常所辅翼」者,显缘此涅槃,生悲智故,于生死、涅槃二俱不住。缘此虽起悲、智二用,体性恒寂,故名涅槃。

此即第一出涅槃体。

【疏翼】

以上第二广别解释涅槃果中,第一出四涅槃体讫。

【论文】

一○?六○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疏翼】

第二广别解释涅槃果中,第二约凡圣三乘辨别四涅槃具不具。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第二、三乘凡圣[20]分别涅槃具不具。于中有二︰初、凡圣[21]三乘具不具,二、问答分别。

「一切有情」──若凡、若圣[22],「皆有初一」。由此经说︰一切有情平等共有[23]。凡夫、二乘有学,未证后三涅槃;二乘无学、不定种[24]姓未入地者,有初二;定姓者,有初三;直往入地菩萨,有初及第四[25];无学回心入地菩萨,有初二及第四;如来具四种;有此六位差别故。

若断缚得果[26],及得位次、同时异时,各应广说[27]。

余者,如文可解。即凡圣[28]三乘具不具也[29]。

【论文】

一○?六一如何善逝,有有余依?

【疏翼】

第二约三乘凡圣分别四涅槃具不具中,第二问答分别。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第二、问答分别。于中有三︰一、问答佛有[30]有余依,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三、问答断[31]所知障得涅槃等[32]。此第一问[33]。

「善逝」者,佛也[34]。「有余」三者,理可知故。

为此问者,若[35]佛「有有余依」,应苦依未尽!

【论文】

一○?六二虽无实依,而现似有。

【疏翼】

第一问答佛有有余依中,第二答。又分二解︰此第一解。

【述记?卷五十九】

此答。

虽无真实苦依未尽之有余涅槃,而示[36]现为苦谛等,现[37]似有余涅槃。此即相同二乘苦[38]解。

【论文】

一○?六三或苦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解。

【述记?卷五十九】

又解:与二乘别︰约苦依尽,故名为佛「无余依」;有非苦所依身在,故名「有余依」。以佛世尊具有无漏所依蕴在,「是故世尊可言具四」,如来亦有有余可尔。

【疏翼】

以上第二问答分别中,第一问答佛有有余依讫。

【论文】

一○?六四若声闻等有无余依,如何有处说彼非有?

【疏翼】

第二问答分别中,第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于中分三︰一、外问,二、论主却质,三、正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下第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

此外人问︰若二乘有无余依涅槃,「如何有处说彼非有」?

即《胜鬘经》说无无余依故。彼言:世尊!二乘[39]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乃至说言去涅槃远。是故彼言无无余依[40]。

【论文】

一○?六五有处说彼,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彼亦非有?

【疏翼】

第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中,第二论主却质。

【述记?卷五十九】

此中[41],论主先却质也。

谓《胜鬘经》说,彼二乘都无涅槃,岂有余依涅槃彼二乘亦非有?彼经如何言彼都无涅槃?彼云︰唯有如来成就一切功德,故得涅槃;阿罗汉等不成就一切功德,故言不得。言得涅槃者[42],是佛方便语[43],乃至广说。

彼经说二乘不得涅槃,彼经不简无何涅槃,既有余依二乘亦得,明知彼言有别意趣。

【论文】

一○?六六然声闻等,身智在时,有所知障,苦依未尽,圆寂义隐,说无涅槃,非彼实无烦恼障尽所显真理有余涅槃。尔时未证无余圆寂故,亦说彼无无余依,非彼后时,身智灭已,无苦依尽无余涅槃。或说二乘无涅槃者,依无住处,不依前三。

【疏翼】

第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中,第三正答。文分为二︰一、会解经文,二、申明正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依无[44]姓者[45],二解经文。

此等[46]论文︰前、约有余说无、说有,次、约无余说无、说有,后、约无住唯说于无。总依定姓者[47],义意可解。

【论文】

一○?六七又说彼无无余依者,依不定姓二乘而说。彼才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谓有二乘,深乐圆寂,得生空观,亲证真如,永灭感生烦恼障尽,显依真理有余涅槃;彼能感生烦恼尽故,后有异熟无由更生,现苦所依,任运灭位,余有为法既无所依,与彼苦依,同时顿舍,显依真理无余涅槃;尔时,虽无二乘身智,而由彼证,可说彼有;此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斯,说彼与佛无差;但无菩提利乐他业,故复说彼与佛有异。

【疏翼】

第二正答中,第二申明正义。

【述记?卷五十九】

下依不定姓,第二解申正义[48]。

余文易了。

谓有「二乘」者,简「不定姓」「身、智」灭位。尔时虽无二乘身、智,而由二乘能证此灭,可说二乘有无余依。非有身、智在时,可说二乘名有无余依。依实「真如」说,三乘无别;依「菩提」说,三乘差别;亦可依「无住处」说,三乘有异。然今且说「菩提」差别。

【疏翼】

以上第二问答分别中,第二问答二乘有无余依讫。

【论文】

一○?六八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

【疏翼】

第二问答分别中,第三问答断所知障得涅槃等。

【述记?卷五十九】

下第三、问答[49]所知障得涅槃等。于[50]中有三︰一、问应不得涅槃,二、问应得择灭,三、问菩提障[51]。

此外人问。「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断彼[52],得无住处」?

无住处者,是涅槃;涅槃者,体解脱缚。其所知障,「既不」能发业「感[53]生」,「如何断彼,得无住处」?前言断所知障得涅槃故[54]。第二地犯戒愚[55],是所知障,虽亦发业,但障所知不招生故。

今为此难︰若全不发业,既无毁犯[56]三业,非于尔时,断烦恼障故。勿以《佛地论》第七说及所发业、果[57]是所知障[58],便谓发业能感于生!

【论文】

一○?六九彼能隐覆法空真如,令不发生大悲般若、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故断彼时,显法空理,此理即是无住涅槃,令于二边,俱不住故。

【疏翼】

第一问应不得涅槃中,第二论主正答。

【述记?卷五十九】

此、是正答,其文可解。

「令不发生大悲般若」者,真如为所证缘起,复起后得智[59]。后得智,即「般若」。般若能起「大悲」,故于生死、涅槃二俱不住。如既智[60]不证,悲亦[61]不生故[62]。

【疏翼】

以上第三问答断所知障得涅槃等中,第一问应不得涅槃讫。

【论文】

一○?七○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断彼,不得择灭?

【疏翼】

第三问答断所知障得涅槃等中,第二问应得择灭。

【述记?卷五十九】

下第二、问应得择灭。于中[63]:初、问,后、答。

此又外问,涅槃即以择灭为性故[64]。

【论文】

一○?七一择灭离缚,彼非缚故。

【疏翼】

第二问应得择灭中,第二论主答。

【述记?卷五十九】

答中有二︰初、答非,后、答是。初中有五︰一、答,二、征,三、释,四、难,五、通[65]。此[66]论主[67]答。

由慧简择,缚断得灭,名择灭故。由所知障不缚有情、招生死苦,故断彼已,不得择灭。

【论文】

一○?七二既尔,断彼宁得涅槃?

【疏翼】

第一答非中,第二外人复征。

【述记?卷五十九】

外人复征[68]:涅槃亦是解脱缚故。

【论文】

一○?七三非诸涅槃皆择灭摄,不尔,性净应非涅槃。能缚有情住生死者,断此,说得择灭无为;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烦恼能缚有情,故断彼时不得择灭。然断彼故,法空理显,此理相寂,说为涅槃;非此涅槃,择灭为性。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

【疏翼】

第一答非中,第三论主释。

【述记?卷五十九】

此、论主释[69]。

非一切涅槃体皆择灭。此若不尔,一切「涅槃皆择灭」者,即性净涅槃,应非涅槃[70],体性非是择灭摄故。

「能缚有情住生死者」,「断」「得择灭」。此既不尔,故不得择[71]灭等。

余文易解,不劳烦释。

此中意说︰涅槃性宽,择灭体狭,「非诸涅槃皆择灭」故。由此涅槃与彼择灭,应作四句︰有是择灭,非是涅槃──谓烦恼障因中所得灭;有是涅槃,非是择灭──谓本来性净涅槃,及无住处,或六行得灭,是彼分涅槃[72],非有[73]择灭故;有俱者,谓有、无余依涅槃;俱非,可解。

故以[74]四涅槃初、后二种──谓性净、无住处,即体于真如上立。中间有余[75]、无余依,二择灭摄,断缚得故。

所依缚尽初得果时,名为择灭。所依后无,方显涅槃。后依无时,由前择力,故《对法》等说:恶趣等名见道断[76];《瑜伽》说是非择灭摄[77]。

【论文】

一○?七四若唯断缚得择灭者,不动等二,四中谁摄?

【疏翼】

第一答非中,第四外人复难。

【述记?卷五十九】

第四、外人复难[78]。

谓前说言所知障非缚断,不得择灭,即[79]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亦非断缚得[80],于四无为中,是谁摄耶?

四无为者,《五蕴论》说︰一、虚空,二、非择灭,三、择灭,四、真如[81]。《百法论》、《瑜伽》[82]等说六,加不动、想受灭。《对法》[83]、《显扬论》[84]说八,分[85]三性真为三[86]。

因此则广明无为义者,如前第二卷[87]、别抄[88]等解。

【论文】

一○?七五非择灭摄,说暂离故。择灭无为,唯究竟灭;有非择灭,非永灭故。

【疏翼】

第一答非中,第五论主通难。

【述记?卷五十九】

下、论主答。

此[89]二于四中,非择灭摄。《显扬论》第十八说,此二无为「暂时离系」,非「毕[90]竟离系」故[91]。

问︰彼[92]非择灭,云何暂离[93]?永[94]不复生故。

答︰择灭无为,唯究竟灭,永害随眠故。非择灭中,《瑜伽》第五十三说「非择灭,非一向决定」;「一向决定」者[95],学见圣迹,于卵、湿二生、北拘卢洲、无想天、女人[96]身[97]、扇搋迦[98]、半择迦[99]、无形、二形等生,及于后有若爱、若取[100],所得非择灭,一向决定[101];余,则不定。以伏种子令暂[102]不生现,名非择灭。种子[103]若遇[104]余[105]缘,便能生现,故更生也。由此非择灭[106]有定、不定。故此中言有永灭者,有不永[107]灭者。故此二不动、想受灭无为[108],既非是永灭摄,说「暂离」言,明「非择灭」。

「择灭」之中,有「唯」言者,显不通「暂离」义;「非择灭」中有「非永」言者[109],显不定义。

《对法》第二说︰有二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110]所依受──变易、不变易。如其次第,当知烦恼断,建立择灭;二受灭,建立不动及想受灭[111]。此二受不生,亦名断。不言二无为中分出,不可为难。

问︰既言无间道等,如何是非择?择者,慧也。无间生等,岂非慧也?

答︰起无间道等[112],若有漏,亦非择。若无漏,不断漏种子[113]者,定非择灭,有何妨也?

又此应征萨婆多师︰不染无知,起无间道断,而非是择灭者,有何意不同有漏道?有漏道,彼宗亦得择灭故。

或复[114]大乘起无间道别断惑种,余缚因此[115]方永不生,故是非择灭摄,亦有何爽?

既尔,定知无余先得,所依后[116]无,方显先灭名得涅槃,故择灭摄。如想受灭无为,后时显故,实得在[117]前;无余,亦尔。或由先[118]断惑[119],后永[120]不生故,此义应思!

【疏翼】

以上第二问应得择灭中,第一答非讫。

【论文】

一○?七六或无住处,亦择灭摄,由真择力,灭障得故。择灭有二:一、灭缚得──谓断感生烦恼得者;二、灭障得──谓断余障而证得者。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不动等二,暂伏灭者;非择灭摄,究竟灭者,择灭所摄。

【疏翼】

第二问应得择灭中,第二答是。

【述记?卷五十九】

下、第二解。

此体,虽非缚,而是涅槃障[121]。「由真择力断障得故」,宁非是[122]择灭?灭障得故,如烦恼灭,即二无为[123],是择灭摄。

次会《显扬》十八文︰彼说不动等二[124]暂伏灭者,谓说伏惑得及无漏心灭惑[125]位二[126]时说故。此若约无间道断、解脱道得不动等[127],即《对法》第二等文为正,是择灭摄。若约伏惑[128]得灭定等上建立,即非择灭。

如《显扬》等[129]。如前第二卷抄[130],及《对法》、第二卷抄[131]解。

不动义,如前显[132]说[133]。

【疏翼】

以上第三问答所知障得涅槃等中,第二问应得择灭讫。

【论文】

一○?七七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说,是菩提障?

【疏翼】

第三问答所知障得涅槃等中,第三问菩提障。于中分二︰一、外人问,二、论主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下[134]第三、问菩提障。

外人[135]问。

此师说「所知障,亦障[136]涅槃」等,可解。

【论文】

一○?七八说烦恼障,但障涅槃,岂彼不能为菩提障?

【疏翼】

第三问菩提障中,第二论主答。于中又二︰一、却质,二、正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下、此师答。初、却质。

以「烦恼障」[137]亦障菩提少分智故,名障菩提;又为有此菩提不起故,亦为障;何得以所知为难?文意可解。

【论文】

一○?七九应知圣教依胜用说,理实俱能通障二果。

【疏翼】

第二论主答中,第二正答。

【述记?卷五十九】

若尔,如何诸圣教说二障障别?

诸「圣教」中「依胜用说」。此义不违,定[138]各双障,如第一卷初抄解[139]。

此解[140]中,第二段文别解涅槃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解涅槃中,第二凡圣三乘分别涅槃具不具讫。

【论文】

一○?八○如是所说,四涅槃中,唯后三种,名所显得。

【疏翼】

第二广解涅槃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五十九】

第三、总结。

以三涅槃为「所显得」。以「自性涅槃」不由显故方得,「本来」寂故;唯有「后三」「名所显得」,障灭显故。

【疏翼】

以上第二别解转依二果中,第一别解所显得涅槃果讫。

【论文】

一○?八一二、所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疏翼】

第二别解转依二果中,第二别解菩提果。

【述记?卷五十九】

下[141]第二、明所生得[142]。于中有三︰初、出体,次、别释[143],后、总结。初出体文可知。

【论文】

一○?八二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疏翼】

第二别解﹝所生得﹞菩提果中,第二别释四菩提。此中有二︰一、问起,二、答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此、问起也。

【论文】

一○?八三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疏翼】

第二别释四菩提果中,第二答释。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二、别解菩提。

菩提既四智,四智者何?

于中有九[144]︰一[145]、出体辨四智差别,二、相应得智名非识等,三、以体摄用,四、转何识得何智,五、明转智位次,六、明本有始起,七、明缘境各别,八、明缘境而用有异,九、指例余门[146]。

《佛地论》第三解此诸名,有少差别。对彼文[147]解,理[148]可知也。

「圆镜」即「智」,持业释。「相应心品」言,通相应法。

「离诸分别」者,《佛地》云︰离我、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境,及行相,二俱叵测,名为「微细」[149]。

「不愚」者,不迷暗义,由此如来名一切种智及一切智[150]。「不忘」[151]者,恒现前义,由此如来成不忘[152]失法者[153]。

自性明、善,名「性相[154]清净」。有漏永亡,「离诸杂染」。「纯、净、圆德」者,「纯」者,无杂;「净」,即[155]离染;「圆」者,满义。「纯」,简因无漏;净,简一切有漏;「圆」,简二乘无学功德。

「现种依持」者,现行,功德之「依」,起功德故[156];「种」[157],功德之「持」,功德种故。

「能现、能生身土、智影」者,自心、心所不缘着本质,如镜[158]现余三智影等,名「能现」;余色根等身、土等法[159],名「能生」,亲照本质故。又自[160]身土等法,亲缘之境,于识上现,名为「能现」;三智等法,亲缘不着,但从此生,名为「能生」。又自第八识上别种所生诸法,如自色、心等,名「能生」,依第八别有种故;第八[161]若现他身诸趣等影,名「能现」,无别种生,但即[162]识种,唯于识上现,名「能现」。以[163]智为性,故为智影[164]。

「无间」,就时;「无断」,就方;一切时能现一切方[165]、能现一切处影故。

「如[166]大圆镜现众色像」[167],《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依佛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平等平等,故以为喻[168]。

【论文】

一○?八四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

【疏翼】

第一出体辨四智差别中,第二出平等性智体。

【述记?卷五十九】

此、据正义,七通无漏。

「平等性」者[169],真如理,智缘于此故,故[170]言「平等」。此昔[171]因中,有我执故,自他差别;今我无,故无住[172],自他平等。

「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者[173],此摄十平等[174]。今举[175]慈悲[176]等余八相[177]。

「随诸有情所乐示现」者,随十地菩萨所宜现也,谓为十地菩萨现身土影等[178]。

「无住涅槃之所建立」者,由缘无住涅槃故,此识恒共悲智相应。涅槃名能立,悲智是所立,名为「建立」。或由此悲智所显真如,名「无住处」,即是建立无住处[179]涅槃。《佛地论》云︰建立佛地无住涅槃[180]。

更无变[181]易,名为「一味」;无间断故,名为「相续」;余文易了。

【论文】

一○?八五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疏翼】

第一出体辨四智差别中,第三出妙观察智体。

【述记?卷五十九】

神用莫[182]方,称之为「妙」;具缘「诸法自、共相」等,名为「观察」[183]。筹量境相,妙用胜故。

「摄观无量总持、定门」[184]者,「总持门」者,「陀罗尼门」;「定门」者,「三摩地门」。虽余三智非无此德,入出诸禅,总持差别,胜余三智。此智能摄藏,故名为「摄」;亦[185]常观察此总持定门,故名为「观」[186]。陀罗尼门,如《瑜伽?菩萨地》合有四种[187],故言「一切」[188]。

「功德珍宝」者,谓六度、道品、十力不共[189]等法[190]。

「作用差别」者,谓现神[191]通等[192]。

【论文】

一○?八六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疏翼】

第一出体辨四智差别中,第四出成所作智体。

【述记?卷五十九】

所作之成,成所作即智[193]故。《佛地论》第六[194]说[195]。

「变化三业」者,《瑜伽》九十八说不能化根、心[196]。言「三业」者,似意业转,如后当知,名似心故[197]。

以上并是第一、出智体。以作用显体故,辨差别门。

【疏翼】

以上第二答释中,第一出体辨四智差别门讫。

【论文】

一○?八七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二释相应多少明得智名非识所以。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二、释相应多少,明[198]得智名,非识所以。

「二十二法」者,遍行、别境[199]、善法,并取心故。准前寻、伺,因通无漏[200]。即妙观察二十四法,令说[201]因果二位通论,故「二十二」,此二十二者[202]体。

「能变」者,是见分,「所变」者,是相分;或识自体,名「能变」,相、见二分名「所变」;或「能变」是「种」,因能变故,「所变」谓「现」,果能变故。

「智」者,决断了达之义。彼位决断了达相显,故「智用增」[203]。

【论文】

一○?八八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三以体摄用。

【述记?卷五十九】

第三、以体摄用。

故《佛地论》第三[204]卷初,具明功德相摄[205]:「故此四智,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智为主故,说「智用增」;诸余功德,智差别故[206]。

【论文】

一○?八九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四转何识得何智。

【述记?卷五十九】

第四、转何识,得何智门。

「八、七、六、五」等,「如次而得」。无性菩萨[207]及《庄严论》说[208]。

[209]观智转五识等,此中唯转第六识得。《佛地论》中有二师说:彼非次故;说法断疑,非五用故。[210]广如《佛地》,不能繁引,与此无违。

转识得智所以,此中因解舍识、得智,因更重成所转以识为主,例所转得以智为主[211]。有二复次︰初释,可解。第二释中,「识」是分别,「有漏位」「强」。「智」为决断,「无漏位」胜。转强为强,故言得智。此中因解舍识、得智,因更重[212]成,名智所由。

【论文】

一○?九○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即初现起,异熟识种与极微细所知障种,俱时舍故;若圆镜智,尔时未起,便无能持净种识故。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五转识得智位次。于中有四︰一、转异熟识得大圆镜智位次,二、转染污意得平等性智位次,三、转意识得妙观察智位次,四、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位次,初中,有二师不同说分二,此即第一师说。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五、转识得智位次。

此第八识初说,可解。若金刚心无无漏识,有漏已舍,无漏未生,应无能持净种之识。如前「所转舍」[213]中诤[214]。

【论文】

一○?九一有义:此品解脱道时,初成佛故,乃得初起。异熟识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犹未顿舍,与无间道不相违故;非障有漏、劣无漏法,但与佛果,定相违故;金刚喻定无所熏识,无漏不增,应成佛故。由斯,此品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不断,持无漏种,令不失故。

【疏翼】

第一转异熟识得大圆镜智中,第二师说。

【述记?卷五十九】

无间道与异熟识等俱灭故,既非障法,故不相违。

又《对法》第十,解金刚喻定无间,尽智等生,不言金刚心时,尽智等起[215],如何说无间道位,圆镜智生?

此唯正义。种现同时、种现异时,复有别释[216]。即前所言「余有漏」[217]是。谓善、无记,体[218]非是障,此名[219]「非障有漏」之法。

无间生已,四智圆明,无所熏识,诸无漏法种[220]更不增长,应成佛故,悲智无穷故,「尽未来际」。

前师解《对法》「尽智」生时[221]文云︰彼言无间位后,「尽智」等圆满而生,不言此时,此「尽智」等未起。

又「无间」,有[222]是俱无间义,隔[223]越尚称「无间」。俱时,宁非无间?如异念言俱有等。《佛地论》中无此二说,彼文[224]不分[225]辨何位心生故[226]。

【疏翼】

以上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一转异熟识得大圆镜智位次讫。

【论文】

一○?九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菩萨见道初现前位,违二执故,方得初起。

【疏翼】

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二转染污意得平等性智位次。于中分二︰一、初起位次,二、数起位次。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见道初位现在前者,真见道中,此智即起[227]。第六引生,非自力起。二障顿断,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俱[228]起,必同时故[229]。

【论文】

一○?九三后十地中,执未断故,有漏等位,或有间断。法云地后,与净第八相依相续,尽未来际。

【疏翼】

第二转染污意得平等性智位次中,第二数起位次。

【述记?卷五十九】

若渐次断,平等后起。然诸见道,十地间起,如上数明[230]。「法云地后」,「尽未来」故,第八决定与一俱故[231]。自力既胜,不由六引。六入生空、七恒法空平等转故。亦不同地、不同因位,一切皆同。

【疏翼】

以上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二转染污意得平等性智位次讫。

【论文】

一○?九四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转,至无学位,或至菩萨解行地终,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疏翼】

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三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位次。于中亦二:一、生空观初起位次,二、法空观初起位次。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此、即初解生空观品。

渐悟入者,至「胜解行地终」[232]。顿悟者「至无学位」,「或至上位」。「上位」[233]者,谓至菩萨十地位中[234]。顿渐皆尔。

既不障法空时,明法空观必带生观[235]。加行入心,虽独法空,入必细故,必违其粗[236]。此「非有漏」及「无心时」[237],通上诸位。

【论文】

一○?九五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

【疏翼】

第三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位次。

【述记?卷五十九】

「法空观品」[238]要菩萨见道「位方得起」。「法空观品」,准前所叙[239]。若至佛位,有唯生观[240],或唯理非事,有[241]唯事非理,或二俱观,皆自在故。

余文可解。

【疏翼】

以上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三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位次讫。

【论文】

一○?九六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菩萨修道位中,后得引故,亦得初起。

【疏翼】

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中,第四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位次。于中有二师不同说分二︰一、第一师说修道位得初起,二、第二师说成佛方得起。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如前四缘中,已解[242]。第一师云「菩萨修道位中」,第六意识「后得引故,亦得初起」;于净土中起五识故。《佛地论》等亦有此义[243]。

虽言「初地」即亦得起,然非见道。见道以[244]后,「修道」「后[245]得」智「引」[246]方起。真、相见道中,不缘外事起粗识故。

【论文】

一○?九七有义: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异熟识所变眼等,非无漏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发无漏识理,不相应故;此二于境,明昧异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无漏根,方容现起,而数间断,作意起故。

【疏翼】

第四转前五识得成所作智位次中,第二第二师说成佛方得起。

【述记?卷五十九】

第二师说。

如前四缘中,已解[247]。无别文义,故不叙之。此中比量简过[248],及释妨难,等[249]如前解[250]。

《佛地论》有评义,取后解[251]。

【疏翼】

以上第二答释中,第五转识得智位次门讫。

【论文】

一○?九八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增不灭。尽未来际,但从种生,不熏成种。勿前佛德胜后佛故。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六种姓本有始起门。

【述记?卷五十九】

第六、种姓本有始起门。

地前种增,入地二增;地前用增,入地体增,现起别故[252]。余文可解[253]。唯护法义[254]。

【论文】

一○?九九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是无分别,非后得智,行相、所缘,不可知故。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七所缘何境界门。于中依四智次第分四︰一、大圆镜智缘何境,二、平等性智缘何境,三、妙观察智缘何境,四、成所作智缘何境。初中,有二师不同说分三︰一、第一师说缘真如为境,二、第二师说缘一切法为境,三、合会二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九】

第七、所缘何境界门。

初师可解,所以如文[255]。

【论文】

一○?一○○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于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经》:说如来镜智,诸处、境、识,众相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行缘微细,说不可知;如阿赖耶亦缘俗故。

【疏翼】

第一大圆镜智缘何境中,第二第二师说缘一切法为境。

【述记?卷五十九】

《庄严论》说︰于一切境,皆不愚迷故[256]。有[257]俗不知,非不愚故。余文可解[258]。

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境」者,六境;「识」者,六识。「此」十八界、或十二处,六根、六识并名识故。「身」,及「土」,定须缘故。

会「不可知」,言「行缘微细」者,行相,所缘也;因既微细,果亦难知;非不缘俗。

【论文】

一○?一○一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余一分二,准此应知。

【疏翼】

第一大圆镜智缘何境中,第三合会二说。

【述记?卷五十九】

言二智者,体是一,用为二。

何故二[259]俱生,缘俗名「后得」者,「了俗由证真」──证真为先,缘俗智生──故名「后得」。

《佛地论》又说︰或似[260]后得,名后得[261]。后得,因中[262]不证真故。或如后得,因中缘俗,真观后生故。

准此解,余所引文勘《佛地论》。因有二类种,果位[263]恒唯一种,便[264]生二用现行者[265],未获述之[266]。

【疏翼】

以上第七所缘何境界门中,第一大圆镜智缘何境讫。

【论文】

一○?一○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第八净识,如染第七缘藏识故。有义:但缘真如为境,缘一切法平等性故。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庄严论》说:缘诸有情,自他平等,随他胜解,示现无边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缘真、俗,二智所摄,于理无违。

【疏翼】

第七所缘何境界门中,第二平等性智缘何境。亦有三说,疏未别解。

【述记?卷五十九】

此中三说所以,如文[267]。缘十平等,故通缘真俗,第三说也[268]。

【论文】

一○?一○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缘一切法自相、共相,皆无障碍,二智所摄。

【疏翼】

第七所缘何境门中,第三妙观察智缘何境。

【述记?卷五十九】

文、义易了[269]。

【论文】

一○?一○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庄严论》说:如来五根,一一皆于五境转故。有义:此品亦能遍缘三世诸法,不违正理,《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若不遍缘,无此能故;然此心品,随意乐力,或缘一法、或二、或多;且说五根于五境转,不言唯尔,故不相违。随作意生,缘事相境,起化业故,后得智摄。

【疏翼】

第七所缘何境界门中,第四成所作智缘何境。

【述记?卷五十九】

引论文等皆勘,卷数如前[270]。以显[271]同类境故[272],说缘五境。不定唯尔,故不违也。

五识皆能缘六境,「不违理」故。行相浅近,「缘事」智故,但遮无为,如文证成[273]。

【疏翼】

以上第二答释中,第七所缘何境界门讫。

【论文】

一○?一○五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持无漏种;平等智品,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事智品,能现变化身及土相;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过失,雨大法雨,破诸疑网,利乐有情。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八缘境作用门。

【述记?卷五十九】

第八、缘境作用门[274]。

成事智,通现净、秽土[275];妙观察智,通二土说法[276]。

【论文】

一○?一○六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疏翼】

第二答释中,第九指例余门有多种。

【述记?卷五十九】

第九、指例余[277]门有多。

「如是等门差别多种」︰《佛地》有四分心缘[278],如前第二[279]解[280]。

诸智相、见分别门,如前第九卷解讫[281]。

相应心所多少门,如前[282]第三卷解第八识[283];第五[284]卷解[285]第七识[286];第五[287]卷解六识中[288];及次前二十二法[289]中解。

善无漏门,如随识中辨[290]假实分别门[291],及摄功德门。此论虽无总明处,然随诸识,已明讫,故不繁叙[292]。

其间智依何定起[293];何受相应[294];转何界后、识后智生等[295];《佛地》虽无,如前已解。

上来总是第二、别解所生菩提讫。

【疏翼】

以上第二明所生得中,第二别释讫。

【论文】

一○?一○七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疏翼】

第二明所生得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第三、总[296]结。

是「所生得」,此为结也。就解所转得中[297]有三︰初、总举「所转得」出数,二、别解所显、所生讫,第[298]三、总结故。

【论文】

一○?一○八此所生得,总名菩提,及前涅槃,名所转得。

【疏翼】

第二别解转依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五十九】

今[299]总结前[300]也。

就解转依中,有三,上来第一,解转依讫。

【论文】

一○?一○九虽转依义,总有四种,而今但取二所转得,颂说「证得转依」言故。

【疏翼】

第二正解转依中,第二简别﹝第二十九﹞本颂所说「转依」之言。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第二、明本颂所说「转依」之言。

「总有四种,而今但取二所转得」。余三转依,非是果位[301],不可证故。设有真如,及无漏道,不是证得果[302]义,故不说之。

【论文】

一○?一一○此修习位,说能证得,非已证得,因位摄故。

【疏翼】

第二正解转依中,第三辨此修习位能证非已证。

【述记?卷五十九】

自下第三、明此十地当[303]能证得[304]二转依,非已证得,要成佛方证故。此十地无间道,断障为因,解脱道方证于彼故。

上来解五位中第四颂[305],虽有略广[306]不同,总是解十地修习位讫。

【疏翼】

以上第三﹝从第二十六至第三十颂﹞明唯识所入之位中,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如是于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中,第一位至第四位已举﹝第二十六至第二十九﹞文合解其各别所入位及所入法用讫,即第四举﹝第二十九﹞颂文正释第四修习位讫。

--------------------------------------------------------------------------------

[1] 「此中」以下至「即初也」十七字,《金藏》有,余无。

[2] 即「所显得」及「所生得」。

[3] 「就」字,《金藏》有,余无。

[4] 「圣人涅槃」四字,《金藏》有,余无。

[5] 「真」字,《金藏》有,余无。

[6] 「涅槃」二字,《金藏》有,余无。

[7] 「凡圣」二字,《金藏》有,余无。

[8] 「别」字,《金藏》有, 余无。

[9] 即本论卷八末。

[10] 即「二无我」或「二无自性」。

[11] 「真」字,《金藏》有,余无。

[12] 如本论卷八云︰

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

又云︰

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

[13] 「四」字,原《述记》传抄误作「三」。

[14] 见《佛地经论》卷四,如云:

相甚深者,谓离十种不清净过,当知即是十清净相。不清净过有十种者,一、差别过,二、杂染过,三、有行过,四、有为过,五、增减过,六、行动过,七、断常过,八、劳弊过,九、积聚过,十、摄众过。十清净相者,谓无差别相、无杂染相、非有行相、非有为相、无增减相、无行动相、非断常相、无劳弊相、非积聚相、无我所相。

[15] 《佛地经论》卷三中至卷四中,详解该经「以虚空譬喻清净法界」

十义。第二「无杂染义」中,即广明心本性清净光洁,已如前引。

[16] 「具功德」,原作「具无数量微妙功德」。

[17] 「之」字,《金藏》有, 余无。

[18] 「释讫」,《金藏》作「讫释」。

如本论卷八云︰

由前﹝不即不离﹞理故,此圆成实与彼依他起非异、非不异。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不异,此性应是无常。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则本后智用应无别!

云何二性非异、非一?如彼无常无我等性。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由斯喻显,此圆成实与彼依他非一、非异。法与法性,理必应然。胜义、世俗,相待有故。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19] 《金藏》作「虽」,余作「唯」。

[20] 「凡圣」二字,《金藏》有,余无。

[21] 「凡圣」二字,《金藏》有,余无。

[22] 「圣」字下,《金藏》有「者」字。

[23] 「平等共有」四字,《金藏》有,余无。

[24] 「种」字,《金藏》有, 余无。

[25] 《摄论》卷三中〈彼果断分〉第十初云︰

断,谓菩萨无住涅槃﹝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spov ba ni mi gnas pai mya van las das pa gav yin pao/」﹞。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藏文作「dei mtshan bid ni gav bon movs pa yovs su btav ba dav bcas pa/ khor ba yovs su ma gtov bai gnas te gnas gyur pao/」﹞。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藏文作「de la khor ba ni g?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de kun nas bon movs pai char gtogs pao/」﹞;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藏文作「mya van las das pa ni de bid rnam par byav bai char gtogs pao/」﹞;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藏文作「gnas ni de bid gbi gai char gtogs pa ste/ g?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do/ g?an gyur pa ni gav g?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de/ bid kyi gben po skyes na gav kun nas bon movs pai cha ldog civ rnam par byav bai char gyur pao/」﹞。

[26] 「果」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27] 灵泰《抄》云︰

即断烦恼缚而得后三涅槃果也,其事云何?若二乘人起金刚心,断非想第九品烦恼无间道时,即同时,即双得有余、无余二涅槃无为果。其实,解脱道中,方得涅槃。今言无间道时即得涅槃者,约无间道正断烦恼;将得,名得,其解脱道在未来故。其二涅槃,得虽同时,显有前后。若断烦恼障尽已,即显得有余﹝依﹞涅槃。为有身者有故,不显得无余﹝依﹞涅槃。若身智灭已,显得无余﹝依﹞涅槃故。故「断缚得果及得位次,同时异时」?异时者,即是显有前后也。

若菩萨在真见道无间道中,正断分别二障时,即名得无住,其涅槃果,实是解脱道中方得涅槃。此言无间道中得涅槃者,亦约将得名得。以无间道正断二障,故言得涅槃也,名断缚得果。

若菩萨至金刚无间道,正断俱生二障时,即同时双得有余、无余,二涅槃择灭无为果也,即名断缚得果;亦约将得名得。如前作法,实解脱道得二涅槃也。由断却二障已,苦依身灭,故名无余依涅槃。由得无漏五蕴身故,即名得有余﹝依﹞涅槃。即佛得二涅槃时,后亦「同时」,显亦「同时」,非即前后也。「异时」者,在菩萨见道,先得无住涅槃,后至金刚心时,方得有余、无余二涅槃也。

[28] 「凡圣」二字,《疏翼》原文有,未详出处。《大正藏》无。

[29] 即初总辨凡圣三乘具不具也。

「凡圣」二字,《金藏》有,余无。

[30] 「有」字,《金藏》有,余无。

[31] 「断」字,《金藏》无。

[32] 初中又二︰一、问,二、答。此初中初文。

[33] 「此第一问」四字,《金藏》有,余无。

[34] 「也」字,《金藏》有,余无。

[35] 「若」字,《金藏》无。

[36] 「示」字,《金藏》有,余无。

[37] 「现」字,《金藏》有,余无。

[38] 《金藏》作「苦」,余作「者」。

[39] 「二乘」,原作「阿罗汉、辟支佛」。

[40] 见《胜鬘经》卷一〈一乘章〉第五。原文作: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藏文作「bcom ldan das/ dgra bcom pa rnams dav/ rav savs rgyas rnams kyav jigs pa dav pa lags te/」﹞,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藏文作「bcom ldan das/ de lta lags pas dgra bcom rnams dav/ rav savs rgyas rnams kyav skye bai chos kyi lhag pa dav bcas pa lags te/ bcom ldan das/ de dag gi skye ba ma zad pa yav mchis so/」﹞;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藏文作「bcom ldan das/ de dag ni bsten par bgyi bai lhag ma dav bcas pa lags te/ des na/ de dag ni dag pa ma lags/」﹞;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藏文作「las mthar phyin pa ma lags te/ de dag gi bgyi ba mav lags so/」﹞;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藏文作「de dag gi spav bar bgyi bai chos g?an yav mav du mchis te/ de dag ma spavs pas dgra bcom pa rnams dav/ rav savs rgyas rnams kyav mya van las das pai dbyivs dav riv ba lags so/ 」﹞。

是故彼言无无余依。

「别抄」卷六中云︰

《胜鬘》云「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故﹝原无﹞,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等者,解云︰

﹝阿﹞罗汉、辟支佛利根者,得二种智──谓尽、无生;若钝根者,但得尽智,不得无生智。何以然者?若钝根者,说缘惑灭,名为尽惑。恐退故,而不能缘当蕴不生,故非无生。若利根,必定不退,当蕴定无生理,故得二智也。

然此地分为四分︰谓尽智为二︰谓我生已尽智中,更开梵行已立智;于无生智中不受后有智,更开所作已办智。此约二乘于自乘中定姓之者,于三界中果,有分段生死之中已断除故,具此四智。故论中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今此经中「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者,说我生已尽智也。「余生法」者,谓无明住地,名为集谛。「有生」者,变易苦谛也。

「有余梵行未﹝原引缺「未」字﹞成,故不纯」者,三界烦恼对治道,名为梵行,而未能断所知障故,有余道可修,未满足故,名为不纯﹝该经《述记》卷二云「道有二种︰谓生空、法空。若唯证生空智,名梵行已立。若未证法空智,名『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也」﹞。「纯」者,具也。

「事不究竟当有所作」者,解云︰得烦恼对治道,未修断所知对治道,故云「未﹝原作「不」﹞究竟」。「当有所作」者,当修断所知障对治故也﹝该经《述记》云「灭有二种,(一云︰)谓有余等。二云︰不住处也。若住有余等,名所作已办。若未得不住,名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若就分段,应云「所作已办」。已断烦恼障故;若就变易,故云「当有所作」也。

经云「不度彼故,当有所断」者,解云︰若约二乘自果,是不受后有智。今约变易生死果未尽;未尽故,故云「不度彼」。「彼者」,变易果也。「当有所断」者,无明住地为变易因故,故须断之。故云「当有所断」也﹝该经《述记》云「集有二种︰谓二障也。若唯断烦恼障尽,名不受后有;若未断所知障,名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也」﹞。

经云「以不断故去涅槃远」者,解云︰以不断无明住地,故去常、乐、我、净涅槃界远也﹝该经《述记》云「明无涅槃也。以未断烦恼,毕竟无有三事大涅槃也」﹞。

经云「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者,有苦谛也﹝该经《述记》云「若唯无分段生,名『我生已尽』;未离变易生,故名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也」﹞。「余生法」者,集谛也。

「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者,有余道谛也。「不度彼故当有所断」者,显余灭谛也。

[41] 「有三初」三字,《金藏》有,余无。以下三文,不依《金藏》科

分。

[42] 「者」字,《金藏》有,余无。

[43] 「语」字,《金藏》有,余无。原经文亦无。

《胜鬘经》原文作: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无量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44] 「无」字,应作「定」。

[45] 「依无姓者」四字,《金藏》无。

[46] 《金藏》作「等」,余作「中」。

[47] 「前约」至「定姓者」二十九字,《金藏》有,余缺。

[48] 此句,《金藏》作「下三、申正义,依不定姓等」十字。

[49] 「问答」二字,《金藏》作「外人问」三字。

[50] 《金藏》作「于」,余作「此」。

[51] 初「问应不得涅槃」中有二︰此第一、外人问。

[52] 「彼」字,《金藏》误作「被」。

[53] 《金藏》作「感」,余作「润」。

[54] 原作「谓即真如出所知障」。

[55] 如本论卷九云︰

二、邪行障:谓所知, 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

[56] 《金藏》作「毁犯」,余作「犯毁」。

[57] 「果」字,《金藏》无。

[58] 见《佛地经论》卷七初云: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

[59] 「起复」二字,《金藏》有,余无。

[60] 「智」字,《金藏》有,余无

[61] 《金藏》作「亦」,余作「智」。

[62] 「故」字,《金藏》有,余无。

[63] 「于中」以下等十字,《金藏》无。

[64] 「涅槃」等九字,《金藏》在「于中」前。

[65] 「答中有二」等二十四字,《金藏》等均置于次前科文中,今移至此。

[66] 初答非中初文。

[67] 「论主」二字,《金藏》有,余无。

[68] 《金藏》作「复征」,余作「又问」。

[69] 《金藏》作「释」,余作「答」。

[70] 前文云︰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

[71] 「择」字,《金藏》无。

[72] 《瑜伽》卷十一中云︰

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灵泰《抄》云︰

「彼」者,外道。

[73] 「有」字,《金藏》有,余无。

[74] 「以」字,《金藏》有,余无。

[75] 「余」字,《金藏》无。

[76] 《对法》卷四:

并一切恶趣等蕴、界、处,是见所断义。

[77] 见《瑜伽》卷五十三〈摄决择分五识相应地意地〉之三中,如云︰

若余法生缘现前,余法生故,余不得生、唯灭、唯静,名非择灭﹝藏文作「de las g?an pa skye bai rkyen mvon du gyur pa na de las g?an pa skye bas/ de las g?an pa mi skye ?iv be bar ?i bai gog pa tsam ni so sor brtags pa ma yin pai gog pa ?es bya ste/」﹞,诸所有法此时应生﹝藏文作「不生」﹞。越生时故,彼于此时,终不更生,是故此灭亦是假有,非实物有﹝藏文作「gav dei tshe na ma skyes wiv skye bai dus las thal ba de ni dei tshe nam yav skye bar mi gyur bas/ dei phyir de yav btags pai yod pa yin gyi/ rdzas su yod pa ma yin no/」﹞。所以者何?此无余自相可得故﹝藏文作「dei rav gi mtshan bid ni g?an cuv zad kyav mi dmigs so/」﹞,此法种类非离系故,复于余时遇缘可生,是故非择灭非一向决定﹝藏文作「de yav chos kyi rnam pa dav ma bral bai phyir/ dus g?an gyi tshe rkyen dav phrad na byuv bar gyur bas dei phyir so sor brtags pa ma yin pai gog pa de ni gtan du ba ma yin no/」﹞。及于后有若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藏文作「yav byuv bai srid pa la sred civ smon pa dag so sor brtags pa ma yin pai gog pa thob pa de ni gtan du ba yin par rig par byao」﹞。由学见迹当不于后有起希望缠,发生后有﹝藏文作「slob pa g?i mthov ba ni nam yav yav byuv bai srid pa la mvon par dod civ smon pai kun nas dkris pas yav byuv bai srid pa mvon par sgrub par mi byed de/」﹞,唯除未无余永害爱种子﹝藏文作「有种子」﹞故﹝藏文作「srid pai sa bon lhag ma ma lus par yav dag par ma bcom pa kho na tsam du zad do/」﹞。

[78] 《金藏》作「难」,余作「问」。

[79] 「即」字,《金藏》有,余无。

[80] 《金藏》作「得」,余作「行」。

[81] 原有「等」字。

[82] 见《瑜伽》卷五十三中。

[83] 见《对法》卷二。

[84] 见《显扬》卷一末。

[85] 善、不善、无记。

[86] 《金藏》作「分三性真为三」字,余作「加三性真如」五字。

[87] 本论卷二初云︰

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缺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88] 《枢要》卷中〈无为章〉,以五门分别。

[89] 谓不动、想受灭。

[90] 《金藏》作「毕」,余作「究」。

[91] 如《显扬》卷十八云︰

由四种离系故,建立余四无为︰谓非择灭等。四种离系者,谓缘解脱毕竟离系;简择烦恼究竟离系;苦乐暂时离系;心、心法暂时离系。

[92] 《金藏》作「彼」,余作「诸」。

[93] 「暂离」,金陵本作「系离」。

[94] 「永」字,《金藏》有,余无。

[95] 《金藏》作「者」,余作「有」。

[96] 「人」字,《金藏》有,余无。

[97] 「女人身」,原作「若女」。

[98] 「迦」字,《金藏》缺。

[99] 「迦」字,《金藏》有,余无。

[100] 「取」字,原作「愿」。

[101] 《瑜伽》卷五十三原文作:

若学见迹﹝藏文作「slob pa g?i mthov de/(疑「dav」)」﹞,于卵、湿二生﹝藏文作「sgo va las skye ba dav/ drod gwer las skye bai skye gnas dav/」﹞、北拘卢洲﹝藏文作「byav gi sgra mi sban du skye ba dav/」﹞、无想天﹝藏文作「du wes med pai sems can du skye ba dav/」﹞、若女、若扇搋迦﹝藏文作「za ma dav/」﹞、若半择迦、无形﹝藏文作「mtshan med dav/」﹞、二形等生﹝藏文作「mtshan gbis par skye ba dav/」﹞,及于后有,若爱、若愿,所得非择灭,当知一向决定。

[102] 「暂」字,《金藏》有,余无。

[103] 「子」字,《金藏》有,余无。

[104] 「遇」字,《金藏》误作「过」。

[105] 「余」字,《金藏》有,余无。

[106] 「灭」字,《金藏》有,余无。

[107] 《金藏》作「不永」,余作「永不」。

[108] 「不动」等七字,《金藏》有,余无。

[109] 《金藏》无「永」字,余本无「者」字,今兼存之。

[110] 《金藏》有,符原论,余缺。

[111] 《对法》卷二原文作:

有二种应断法﹝藏文作「spav bar bya ba ni gbis su bltao/(疑应作「te」)﹞谓诸烦恼,及此﹝金藏有,符原论,余缺﹞所依受。受有二种︰变异及不变异﹝藏文作「bon movs pa dav/ dei gnas su gyur pai tshor bao/ tshor ba de yav rnam pa gbis te/ gyur bar byed pa dav/ gyur ba mi byed pa ste/」﹞。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藏文作「bde sdug dav dav/ bde ba yav ma yin sdug bsval yav ma yin pa dav go rims so/」﹞,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建立不动及想受灭﹝藏文作「tshor ba gbis spov bas mi gyo ba dav/ du wes dav tshor la gog pa rnam par g?ag go/」﹞。

[112] 《金藏》无「道」字,余本无「等」字,今兼用之。

[113] 泰《抄》牒文、《金藏》无「子」字。

[114] 「今」字,泰《抄》牒文、《金藏》无。

[115] 「此」字,《金藏》作「之果」二字。

[116] 《金藏》作「后」,余作「永」。

[117] 《金藏》作「于」,余泰《抄》牒文作「在」。

[118] 「先」字下,余本有「择」字,泰《抄》牒文、《金藏》无。

[119] 「惑」字,泰《抄》牒文、《金藏》作「或」。

[120] 「后永」二字,金陵本、《续藏》作「复永」。

《金藏》云「作『复』字,非是」。

[121] 「而」等五字,《金藏》有,余无。

[122] 「是」字,《金藏》有,余无。

[123] 灵泰《抄》云︰

然有二本《疏》云文不同︰有本言「三无为」者,即约论文中第二师说,后三皆择灭说也。有一本云「二无为」中「是择灭」者,即约第二师不动、想受灭皆是择灭摄,以断障得故。二取《疏》文皆正。

[124] 「不动等二」四字,《金藏》有,余无。

[125] 「惑」字,《金藏》有,余无。

[126] 「二」字,《金藏》有,余无。

[127] 「不动等」三字,《金藏》有,余无。

[128] 《金藏》作「惑」,余作「灭」。

[129] 即《显扬》卷十八。

[130] 本论《述记》卷十一云︰

若离第三静虑欲时,得于一切苦乐受灭,即此真如,说名不动。乃至若离无所有处欲,想、受不行,即此真如,名想受灭。《对法》第二,及《瑜伽》第五十三、《显扬》第一、第十八等说。然《显扬》﹝卷十八﹞亦苦、乐等无为是暂时离系。此说二性无为,下三性中遍计所执有、无合说﹝即染、净二依他合论﹞。

[131] 《杂集论述记》卷十末云︰

言「此所依受」者,谓为根、为境、相应法受,总名烦恼所依之受;或除相应缚、所缘缚,或断硬涩性,总名断受;非要体无。通三性法种子、现行,随所应皆得。

又解︰「所依受」者,唯说俱时受。以是离系、断相应缚得故,非孤断受等。彼非是离系得无为故。此文据一分故,故离系。《显扬》据孤断一分故,言暂时离系。若依前解,此文为尽理,摄二皆尽故。

[132] 「显」字,《金藏》有,余无。

[133] 见本论卷二初,如云︰

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

[134] 「下」字,《金藏》无。

[135] 「外人」二字,《金藏》无。

[136] 「亦障」二字,《金藏》无。

[137] 「障」字,《金藏》无。

[138] 《金藏》作「定」,余作「实」。

[139] 即本论《述记》卷一末,如云︰

问︰此言二障各障一果,为定别障?为亦互通?答︰此不定,或别,或通。此中且说定胜障故,说各别障,至下﹝卷十中,此处云:「应知圣教依胜用说」﹞当知。

[140] 「此解」二字,《金藏》无。

[141] 「下」字,《金藏》无。

[142] 即菩提果。

[143] 「释」字,《金藏》作「义」。

[144] 即九门分别。

[145] 余本作「第一」二字。

[146] 「二、相应得智名非识等」以下五十二字,《金藏》有,余本无。

第一、出体辨四智差别门中,分四︰一、出大圆镜智体,二、出平等性智体,三、出妙观察智体,四、出成所作智体。

[147] 《金藏》作「彼文」二字,余本作「法复」二字。

[148] 《金藏》作「理」,余作「余」。

[149] 「细」字下,余本有「谓」字,金陵本作「诸」,《金藏》无。

《佛地经论》原文作:

谓离一切我、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藏文作「me lov lta bui ye wes ni var dzin pa dav/ va yir dzin pa dav/ gzuv ba dav dzin par rnam par rtog pa las dben pa/」﹞,所缘、行相,不可了知﹝藏文作「dmigs pa dav rnam pa yovs su ma chad pa/」﹞。

[150] 「一切种智及一切智」,灵泰《抄》谓:「即缘事智」、「即是缘理

智」。余本此处有「若」字,《金藏》无。

[151] 「忘」字,《金藏》误作「妄」。

[152] 「忘」字,《金藏》误作「妄」。

[153] 「者」字,《金藏》无。

[154] 《金藏》作「性相」二字,余作「为」。

[155] 《金藏》作「即」,余作「者」。

[156] 「起功德故」四字,《金藏》有,余无。

[157] 「种」字下,余本有「子」字,《金藏》无。

[158] 「镜」字,《金藏》有,余无。

[159] 《金藏》作「法」,余作「德」。

[160] 「自」字,《金藏》有,余无。

[161] 「第八」二字,《金藏》有,余无。

[162] 《金藏》作「即」,余作「有」。

[163] 「以」字,《金藏》有,余无。

[164] 「为智影」三字,《金藏》有,余无。

[165] 「能现一切方」五字,《金藏》有,合灵泰《抄》释,余无。

[166] 「如」字下,《金藏》有「依」字。

[167] 《金藏》有两「故」字。

[168] 《佛地经论》卷四原文作:

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藏文作「de b?in du de b?in gwegs pa rnams kyi me lov lta bui ye wes kyi dkyil khor la brten nas skye mched dav/ dei yul la rnam par wes pai gzugs brban dag snav vo/」﹞。唯以圆镜为譬喻者,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平等,是故智镜名圆镜智。

[169] 「者」字,《金藏》有,余无。

[170] 「故」字,《金藏》有,余无。

[171] 《金藏》作「昔」,余作「在」。

[172] 「无住」二字,《金藏》有,余无。

[173] 「者」字,《金藏》有,余无。

[174] 《佛地经》卷一云︰

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藏文作「win tu dus/ mbam pa bid kyi ye wes ni yovs su grub pa rnam bcu las rig par bya ste/」﹞:证得诸相、增上、喜爱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mtshan dav/ bdag po dav/ dga ba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las dav/」﹞;证得一切领受缘起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rten civ brel bar byuv ba bams su myov ba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las dav/」﹞;证得远离异相、非相、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mtshan bid dben pa mtshan bid med par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las dav/」﹞;弘济大慈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yovs su skyob pai rnam par byams pa chen po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las dov/」﹞;无待大悲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yal bar mi dor bai rnam par sbiv rje chen po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 yovs su grub pa dav」﹞;随诸众生所乐示现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la mos pa ji lta ba b?in du gzugs kyi lus kun tu ston pa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dav/」﹞;一切众生敬受所说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kyis gzuv bar os pai tshig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dav/」﹞;世间寂静、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jig rten be bar ?i ba dav ro gcig pa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dav/」﹞;世间诸法苦乐、一味、平等性,圆满成故﹝藏文作「jig rten gyi chos bde ba dav sdug bsval ro gcig pa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dav/」﹞;修殖无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圆满成故﹝藏文作「yon tan win tu bskyed pa mbam pa bid yovs su grub pa las so/」﹞。

[175] 《金藏》作「今举」二字,余作「中几性者」四字。

[176] 即第四、第五平等性。

[177] 《金藏》原作「位」,今依经文改。「余八位」三字,余本作「摄

八德」。

[178] 「谓为」等十一字,《金藏》有,余无。

《佛地经论》卷五中云︰

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来虽居无戏论位,由平等智增上力故,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现琉璃等微妙色身,令诸有情善根成熟。自心变似如是身根,谓自心外见如来身。

[179] 「处」字,《金藏》有,余无。

[180] 《佛地经论》卷三初云:

谓观自他一切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常无间断,建立佛地无住涅槃﹝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s mvon par rtogs pai dus na/ bdag dav g?an mam pa bid kyi ye wes thob pa de la dmigs pa gav yin pa de bid gov nas gov du sa sgom pa khyad par ?ugs pa dav ldan pas byams pa dav sbiv rje chen po dav ldan pa savs rgyas kyi sa la mi gnas pai mya van las das par ?ugs pa/」﹞。

[181] 《金藏》作「变」,余作「转」。

[182] 《金藏》作「无」,余作「莫」。泰《抄》牒作「莫」,释为「无」。

[183] 「观察」,藏文作「so sor rtog pai ye wes/」。

[184] 《佛地经》卷一云︰

譬如世界持众生界,如是如来妙观察智任持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无碍辩、说诸佛妙法﹝藏文作「jig rten gyi khams ni sems can gyi khams gnas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