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沈家桢:(十)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024-09-03

(十)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想学佛,但是好像还没有好好上路。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所以他指出大菩萨们应该怎样降伏其妄想心,我们也应该以大菩萨为榜样,怎样的降伏我们的妄想心。

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上面这一小段中,我生起了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现在我先列出来,而后再逐一解释:

甲、为什么佛陀在说了一切众生之类之后,有必要将这许多众生类别详细的列述出来?

乙、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丙、为什么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丁、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为什么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呢?

戊、这一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教法究竟是什么?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最后的一个问题,这段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者教法,究竟在那里?我的理解是:

第一,降伏其心,并不是压制而是引导,引导到另一个方面。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各位都明白,妄想心的根本是我们有一个我的观念,这是我,这是我所有的。可是佛所教的降伏其心的教法中,并没有直接强调的说,你得降伏我见,你得将我的观念压制下去,或者消灭它。佛并没有这么说。佛说你得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得到解脱,帮助他们去掉烦恼苦痛,了脱生死,所以不是消极的克制自己,而是积极的帮助他人。这一点是非常善巧的。各位请想一想,如果一切众生都解脱了,都离苦得乐了,都了脱生死成佛了,你还会不会仍旧在生死中受苦呢?你也是众生的一份子啊!所以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也离苦得乐了。各位要晓得我的观念是一个人有生以来非常坚强牢固的,要想正面的压制消灭它,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把你的目标转移到旁人的身上,而且还强调说你帮助别人,你会得大的福报,我们凡夫听了,自然高兴的积极帮人,等到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自然而然的离苦得乐,这不是很善巧吗?以引导代替压制,度人的结果就是自度,所以这条路,实在是我佛慈悲开导的善巧方便法门啊!

第二,这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教法是福慧双修。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各位请看经文: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现在且不管什么叫做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总之这句话是要一切众生都得到好处,都得到解脱,都离苦得乐,都为他们好。这一点是绝不会错的,这不是积福吗?你帮人,就是修福。下面佛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好不容易懂。各位!凡是好不容易懂的道理,就是智慧。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所以好不容易懂。正因为不容易懂,我们要去了解研究,进而明白个中道理,这就是修慧。所以这段降伏其心的办法,不但善巧,而且是十足的福慧双修。

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偈

在这里我想介绍给各位,弥勒菩萨称赞《金刚经》这段经文的一首偈。弥勒菩萨说:

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

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

在这首赞偈中,常是有恒心、久长的意思。所以这句话中,包含了三种心:广大心,第一心,常心。第二句心不颠倒是不颠倒心。《阿弥陀经》中有一句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是这个不颠倒心。第三句利益深心住,利益是弥勒菩萨称赞上面的四种心,发了这四种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得极大的利益;而且发的心,并不是浮浅的,浮浅的发心,禁不起八风一吹,就会被吹掉,所以这个发心是很深实的发心。这四种心一直放在心上,叫做深心,这个时时放在心上称为住,所以这一句叫利益深心住。最后一句此乘功德满,这个乘指的是大乘。这句是弥勒菩萨对佛所讲的这个降伏其心的法门的一个总称赞,说依此法门去修,就可以圆满大乘的功德。各位,要弥勒菩萨这样称赞,是不容易呀!由此,可见如此降伏其心的修法是何等的殊胜!

现在我们将《金刚经》的经文及这首颂偈配合起来看: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即是广大心,也就是说我的发心,不是只对少数有限的众生而发,譬如我只度中国人,这个只度就有了限制,就称不上广大心。而且不单单是指人类(下面会详细解释)。所以要发广大心,是要对一切众生,都要有这样的发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句经文,简单的说就是要这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才叫做第一心。四宏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都是代表了这个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句经文是常心。菩萨度众生,有时为度一个有缘的众生,也许要花几世的时间,所以各位想一想,要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须要多久的时间啊!有的人这样一想,心里怕了,就不敢发心了,这样常心就不容易发起。各位,这个常久心和恒心,不但不容易发起,更不容易保持,这是我们学佛修行的紧要关键。我们读经、研究经典、打坐、做好事、念佛、助人,一切的一切,学佛修行,都要有愚公移山和磨杵成针的精神及毅力,继续不断地做,毁誉不计,成败不顾,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就这样经常不断的行之,这才叫做常心。千万不要存著马上会顿悟的念头,更不要以为自己比人聪明,可以抄短路、取巧,这些想法都不是常,都会在修行的时候障碍我们,使走入邪途。所以保持常心和恒心,实在非常重要。

经文中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弥勒菩萨称为其心不颠倒。《金刚经》的最后,佛说了一首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观者其心即不颠倒。我也有一首偈介绍给各位:

权势及财富,佳偶与子女,

凡此皆真实,争取并保持。

诸作如是想的,其心即颠倒。为什么其心会颠倒呢?请诸位费神想一想!

更新于:15天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