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龚隽:佛性论 辨佛性之相(一)

2024-10-22

辨佛性之相(一)

佛性自体相

译文

再则,要通达佛性的所有相状,必须了解其十种相义。所谓十相分别指一、自体相。二、因相。三、果相。四、事能相。五、总摄相。六、分别相。七、阶位相。八、遍满相。九、无变异相。十、无差别相。

一、辨「自体相」。所谓自体相有二种:一是差别相。二是共同相。差别相又分为三种。哪三种呢?一是如意功德相。二是无异相。三是润滑相。

所谓如意功德相,是说如来藏有五种义。哪五种呢?一是如来藏自性藏义。即是说,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自性而有,无自身造作之义,所以说,一切诸法是如来藏。二是正法藏因义,修习之因或法是其要义。由於此义,一切圣人所修习之正法以及身念、受念、心念、法念等四念处法,都以如来藏自性作为修习的所缘境界。由此境界引发如法修习,又以此境界为依正法修习之圆满极境,所以名之为正法藏。三是法身藏义,修得如来自性极境是其要义。即是说一切圣人由於信乐受持正道,愿闻佛法,由此信乐之心,而证得常、乐、我、净及如来无量胜妙功德,所以名之为法身藏。四是出世藏,主要指如来藏真实不虚。世间法有三种过失:一是有烦恼需要断治。因为世间一现象皆有尽灭之时,故而才为世间。而如来藏三性清净,无有烦恼可断,所以名为出世。二是世间一切现象皆念念生灭,无停住之义。由於虚妄分别之心,才造成一切现象念念无住之义。如来藏则不是如此,所以名之为出世。三是世间充满各种颠倒之妄见。若系心於世间现象,则常常妄生倒见,如人在三界以内,决不可能证得三界皆苦,而断其执著。因为有虚妄之见,才名为世间。而如来藏真实不虚,能超出世间妄见,所以名之真实,为出世藏。五是自性清净藏,其以深奥难知为要义。如果一切诸法随顺如来藏自性,则可名为内教正道,因其顺从正道,远离邪道,所以清净无染。如果一切诸法与如来藏本性相违碍,则可名为外道异说,因其顺从邪道,远离正道,所以名为杂染污浊。基於此义,而说如来藏自性清净之义。

所以《胜鬘经》上说:世尊,佛性即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於说此五蕴之义,如来藏自体相之如意功德义才能显现。佛为了显现此如意功德义,以如意宝为喻说法。其说如人因宿世之善来而感得知如意宝珠,得此宝珠,则可随意无碍,自然成就各种所愿之事。佛性也是如此,如果顺从善知识而修习各种福德与智慧,证得如来藏自性,便可以随意获得声闻、缘觉和菩萨等三乘果报。所以说如意功德是如来藏自体相之别相。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辩相分第四中(注释:「中」,碛砂本无。)自体相品第一

复次,佛性一切种相(注释:即一切相状。)有十义应知。言十相者:一自体相。二因相。三果相。四事能相。五总摄相。六分别相。七阶位相。八遍满相。九无变异相。十无差别相。

一自体相者有二种:一者别相(注释:即差别之相。)。二者通相(注释:又名共相,即共同之相。)。别相有三种。何者为三?一者如意功德性。二者无异性。三者润滑性。

所言如意功德相者,谓如来藏有五种。何等为五?一如来藏,自性是其藏义。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注释:此句义谓:一切法皆依如来藏而有,故说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注释:指一切法都没有自身一个恒常的实我在后面操作。)故,故说一切诸法为如来藏。二著正法(注释:指真正的道法,与理无差。)藏,因是其藏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注释:指小乘佛法修行之人於五停心观之后所修的四念处观。基分别为:一、身念处,即观身不净。指观此肉身内外皆污秽充满,没有一处一净。二、受念处,即观受为苦。指观人生一切感受,皆是苦而无乐。三、心念处,即观心为无常。指心等诸识,念念性灭,无有常住。四、法念处,即观一切法因缘而生,没有自性之常我。)等正法,皆取此性作境。未生得生(注释:指圣人及四念处等善法以如来自性作为所缘之境,因如来自性而引发产生。),已生得满(注释:指达到如来自性之境而获得各种功德之圆满。),是故说名为正法藏。三者法身(注释:佛三身之一,即佛之真身本体。)藏,至得是其藏义(注释:此句义谓:通过修习而达到获得如来自性之境,便是成就法身。)。此一切圣人信乐正性(注释:即圣性。),信乐愿闻(注释:指愿闻佛教经教。),由此信乐心故,令诸圣人得於四德(注释:指达到涅槃境界的常、乐、我、净四德。)及过恒沙数等一切如来功德,故说此性名法身藏。四者出世藏,真实是其藏义。世有三失:一者对治(注释:指断烦恼。通常有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和远分对治四种。)可灭尽故名为世。此法则无对治,故名出世。二不静住(注释:指世间一切现象念念生灭,无有停住之义。)故名为世。由虚妄心果报,念念灭不住故。此法不尔,故名出世。三由有倒见(注释:颠倒之妄见。通常有四种,即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有我,以不净为净。)故。心在世间则恒倒见,如人在三界,心中决不得见苦法忍(注释:又名苦法智忍,八忍之一。指通过观三界之内一切皆苦,而正断对世间之执著。)等,以其虚妄,故名为世。此法能出世间,故名真实,为出世藏。五者自性清净藏,以秘密(注释:秘为深奥之义,指自性深奥难知。密为隐密,指不容易示人。)是其藏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注释:指内教,即佛教正道。),是正非邪,则为清净。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注释:指外道,即佛教以外的各教派。),是邪非正,名为染浊,故言自性清净藏。

故《胜鬘经》言:世尊,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佛为显此义故,说如意宝。譬如人以宿业(注释:宿世所作之善恶业因。)故感得如意宝珠,得此珠已,随其意所乐事,自然得成。佛性亦尔,由伏事善知识(注释:指导入向善求道之人。)修诸福慧(注释:福,指福报,指三界以内的人天果报。慧,指智慧,即超三界的菩提妙智。),感得此性,便随修行者意,各各自得三乘(注释:分别指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故。如意功德是其别相。

译文

二、所谓无别异相,是说凡夫、有学圣人及诸佛,虽证悟有浅深之分,而其心性都是同一如来之性而无有差别。尽管凡、圣、佛有过失、功德与究竟清净的不同行境。但如来之性是平等遍满凡、圣、佛三者之心,无有分别,如同虚空一般。又好比土、银、金器三者,虽然形质有所不同,但其本性都平等遍满,无有差别,这就叫「无差别性」。

为了进一步解释,可如是说:所谓过失,是指凡夫所行之境。所谓功德,有指有学圣人所行之境。所谓究竟清净,是指诸佛所行之境。此三种境界虽然不同,但其本性则同一无别。这也就是以土比作凡夫,以银比作有学圣人,以金比作诸佛。虽然三器有形质的差别,但其体性则是同一无二。

再则,有、清净、遍满等三义作何解释?所谓「有」者,是显现如来之性寂然不动,无有造作生灭之义。所谓「清净」,是显现如来之性无有染污之义。所谓「遍满」,是显现如来之性无有障碍,平等遍在一切众生之中。所以释迦牟尼佛曾与舍利弗说,一切众生虽有无明染污,不见自性法身,但其本性是佛,故无论觉迷,都与自性法身无有二致。所以从本性的层面来观照众生与法身没有区别。其差别只是从表象的层面,因语言概念的分别才有。因而佛性平等遍满凡夫、圣人及诸佛心中,虽从表面看有净与不净,觉与不觉的差别,但从本性上说,都同一佛性,没有差别,故而说佛性之义犹如虚空遍满一切众生。

三、所谓「润滑性」,主要是辨清如来之性在众生界中所现的因果之义。由於如来之性以大悲为怀,故其形相柔平滑。所谓大悲有三层含义:一体。二大。三别异。

一所谓「体」义,是说如来之性以般若智慧为体。般若智慧有二种:一是离一切有为、分别之相的无分别真智。二是能了别通达一切事相的分别智。大悲摄生以有分别智为体,因为大悲以众生为对象,众生有别,故以分别智为体。

二所谓「大」义有五种:一为资料。二为相。三为行处。四为平等。五为最极。一所谓资料之义,是说如来大悲之性能作福德与智慧二种善行的准备资料。二所谓为相之义,是说以如来大悲之性,能观一切众生处苦苦、坏苦和行苦等三苦之中,从而发心救拔。三所谓为行处之义,是说如来大悲之性、以欲、色、无色等三界众生作为自已大悲救济的对象。四所谓为平等之义,是说如来大悲之性不於众生起分别之心,一律平等救拔。五所谓为最极之义,是说修习如来大悲之性胜於一切修行功德。

三所谓「别异」之义有八种:一为自性差别,即悲无量者以不於一切违情之境而起忿怒之心为根本,而大悲之人,则以断除无明为根本。二为相差别,即悲者仅以三苦中之苦苦为可悲之相,而大悲之人,则以三苦都为可悲之相。三为行处差别,即悲者仅以三界中的欲界众生为救拔对象,而大悲之人,则以整个三界众生作为救拔对象。四为地差别,即悲者以色界中的第四禅天为修行之地,而大悲之人,则以三界之外的如来果位为修行之地。五为境界差别,即悲者以凡夫、声闻与缘觉二乘为所行境界,而大悲者,则以菩萨与佛作为所行境界。六为德差别,即悲者以脱离三界中之欲界为修行之德,而大悲者,则以超出三界轮回为修行之德。七为救济有差别,即悲者只有救拔众生离苦之心,而无救拔众生离苦之行。而大悲之人,则既有救拔之心,又有救拔之行。八为究竟不究竟差别,即悲者只能短暂有限地救济众生,而不能真正救拔众生脱离苦海,而大悲之人,则能永远救济众生,直至脱离苦海。所谓「润滑」之义,润以柔软为性,故能广摄众物,滑则显现如来之性有背过向善之义。譬如水也有此二种能力:一是能广摄分散之物,由於水性光滑而不枯涩的缘故。因其柔软之性故能摄众物,因其光滑之性故不枯涩。柔软为光滑之因,而光滑不涩为柔软之结果,所以说显因果之义。

再则,自性清净是如来藏自体的共同之相。如同上文所说空性、水界等譬喻,自性清净是其共同之和。如来性在染在净,恒常不变,故其虽为烦恼所覆,而不为所染。自性清净之相为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烦恼所障碍,所以非凡夫、二乘人、菩萨所得。自性清净为涅槃常、乐、我、净四德之根本,故其远离各种颠倒妄见、出离生死轮回。所谓如来藏自体有四种相,是说其有一种通相与三种别相。所谓一种通相,是唯指自性清净之相。所谓别相分别指:一、如来藏自体相非分别思惟可以了知。二、如来藏自体相为众生修习所必证之境界。三、如来藏自体相具有无量无边的胜妙功德。这些就叫如来藏自体相。

原典

二无别异性者,凡夫、圣人(注释:指有学圣人。此句义谓,凡夫、圣人及诸佛都为如来藏匿自性所摄,其虽证悟有浅深之分,而心体(性)则同一如来自性,无有差别。)及诸佛无分别心性,过失(注释:指凡夫所行境界,常与理违,生种种虚妄过错。)、功德(注释:指圣人所行之境,因修诸善行而积有各种胜妙之德。)、究竟清净处(注释:诸佛所行之境。因诸佛已证自性,究竟一切实相,远离一切染污,故名之。),平等遍满(注释:指如来藏自性平等遍满凡、圣、佛之心,无有差别。),譬如虚空(注释:指如来之性虚无形质,空无障碍。虚空其体平等周遍,喻如来之性平等遍满凡、圣、佛之心;其相随物而有彼此之别,喻凡、圣、佛证悟有浅深之不同。)。又如土、银、金器,此三虽异,而其性等皆是空(注释:指土银金器之本性犹如虚空,平等遍满。)。空处不别故,名无别异性。

释曰:言过失者,谓凡夫。功德者,即有学圣人。究竟清净者,即诸佛。此三处虽殊,而其性不异。此即以土喻凡夫,银喻学者,金喻诸佛。虽复三器有异(注释:指三器之相有差别。),而其空性(注释:即指体性。因如来自性无形质可寻,无所不遍,故名为空性。)一种故。

又是有(注释:「有」字下,碛砂本多一「情」字。)、清净、遍满(注释:「满」,碛砂本无。)等三义。有者,显无为(注释:梵文为Asamskrta,为是造作之义,无因缘造作即谓无为。又,无为指无生、住、异、灭四相造作,即是真理之别名。)义;清净,显无染义;遍满,显无碍义。故佛告舍利弗(注释:释迦牟尼佛之大弟子。);众生界不异法身,法身不异众生界(注释:此二句义谓:一切众生虽有染污,不见自性法身,但其本性是佛,无论觉迷,本性不变,此义正是众生本性的层面来观照,才说一切众生即是法身,二者无异。),由此义故,无二无别,唯有名字。(注释:此数句义谓:众生与法身,从本性层面来观照无有分别,其之所以有表象上的差别,只是从现象角度,用语言名称去分别才有。故说差别只是名相之别,而实质无别。)如是佛性於三位(注释:即指凡夫、圣人与诸佛三位。)中平等遍满,由净、不净品无变异故(注释:此句义谓:凡夫、圣人与诸佛虽从表象观照,有净与不净,觉与迷等差别之相,但从其三者本性上去观照,则同一佛性。且染净虽随证悟浅深有所差别,而佛性之体在迷在悟,无有变异。净,指圣人及诸佛,已断有漏染污,故名为清净。不净品,指凡夫,为无明烦恼所染,未得清净,故名之。),故说如虚空性。

三润滑性者,辩如来性於众生中现因果义。由大悲於众生,软滑为相故。大悲者有三义:一体。二大。三别异。

一体义者,以般若(注释:梵文prajna,指智慧之义。)为体。般若有二:一无分别真智(注释:又名无分别智,能冥悟真如佛性之智慧,此智离一切有为相,无分别之心,故名之。),二有分别俗智(注释:此处如量智、后得智,即佛菩萨所具有的,能通达一切现象事物的智慧。此智能随物体认,分别其相,故名之。)。今取有分别智为大悲体(注释:此句义谓:因大悲救世以众生为对象而不以真如为所缘之境,众生有相有别,故大悲以有分别为体。另,「今」,碛砂本作「令」。),以大悲缘众生起故。

二大义者有五:一为资料。二为相。三为行处。四为平等。五为最极。一资料者,能作大福德、智慧二行资料故。二为相者,能观三苦(注释:分别指(一)苦苦,指由痛苦之事而生之苦烦恼。二、坏苦,指由快乐之事离去而生之苦恼。三、行苦,指因一切现象迁流无常而生之苦恼。)众生,悉济拔故。三为行处者,通三界(注释:指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可分为三类,一为欲界,二为色界,三为无色界。)众生为境界故。四为平等者,为於一切众生处,起平等心故。五最极者,通此修外,无更胜行故。(注释:此数句义谓:修习以慈悲之心为极境。)

三别异义者有八种:一为自性差别,悲无量者以无瞋(注释:不於一切违情而起忿怒之心。)为性,大悲者以无痴(注释:断除无明之心。)为性。二为相差别,悲者以苦苦(注释:三苦中之一。)为相,大悲者以三苦为相。三为行处差别,悲者以欲界(注释:三界中之第一界,指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洲,下至无间地狱,都指欲界。)为境界,大悲者通三界为境界。四为地差别,悲者以第四禅(注释:指三界之色界中的第三禅天,其包括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等八天。)为其地,大悲者以无流如来果(注释:如来果即佛之果位,因证此果位,不再流转三界,故名之。)为其地。五境界差别,悲者以凡夫及二乘(注释:分别指声闻乘与缘觉乘。)为境界,大悲者唯菩萨与佛为境界。六为德差别,悲者以离欲欲界德,大悲者离欲三界德。七为救济有差别,悲者但有拔苦之心,无拔苦事(注释:指有为法事。),大悲者有心有事。八为究竟、不究竟差别,悲者能小暂救济,不能真实救,大悲者能永救济,恒不舍离故。润滑者,润以显其能摄义(注释:此句义谓:拽远离过失,求胜义妙德。),滑者显其背失向德(注释:指远离过失,求胜义妙德。)义。譬如水界亦有二能:一则能摄散物,唯滑不涩故。由润故能摄,由滑故不涩故。以润者为因,以滑者为果,故曰现因果义。

复次,自性清净是其通相义者,如前实空、水界等譬,并自性清净是其通相故,如来性在烦恼中,无所染污故(注释:此句义谓:如来性在染在净,恒常不变,其虽处染位,为无明烦恼所覆,如镜为灰尘所覆,其性不变,如镜之照性不变。)。此四相(注释:此「四」疑衍文。此处应指自性清净之相。)为四惑(注释:即指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障故,为非四人(注释:应指凡夫、二乘之人、菩萨四种阶位之人。因这四种人所行境界有浅深之别,所以说自性清净之相非为四在所得。)所得故,为四德(注释:即涅槃境界的常、乐、我、净四德相。)作本故,为离四倒(注释:又名四颠倒。有二种释义:一为於生死之无常乐我净而执为有常乐我净,此为凡夫四倒。二为於涅槃之境有常乐我净而执无常乐我净,此为二乘四倒。)故,为灭生死治故,故说四相,通一别三。一通相者,唯有自性清净相。三别相者,不可思惟(注释:指如来自性之相非分思惟可以了知。)。二应得(注释:此指如来自性遍满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必将借修习之功而於未来证得此性。)。三无量功德。是名自体相。

佛性因相

译文

再则,应当了知,佛性有四种因相,可以除去四种障碍,获得如来性义。四因相分别为一、信仰乐持大乘佛性。二、无分别智。三、破除对空三昧的执著。四、菩萨大悲救世之情怀。所谓四障碍,分别指一、憎恶、违背大乘佛法。二、虚妄执著假有为实之身见。三、恐怖生死轮回。四、不乐於利他之心,只求自觉自度。一障谓阐提之人,二障谓外道之人,三障谓声闻之人,四障谓独觉之人。由於这四种障分别障碍阐提、外道、声闻与独觉四种人证见自性中清净无染的法身。

简单地说,世间众生可分为三类:一类人信乐执著於有生有灭的现象,误以之为恒常不灭。二类人信乐执著於顽空寂灭,否认现象的假有存在。三类人既不乐执假有之生灭现象,亦不乐执於顽空寂灭。

一、信乐生死为恒常不灭的众生,又可分为二种:一种为憎恶违背解脱之道,丧失了涅槃之性的众生,此种众生执著於有生有灭的现象,不以涅槃解脱为乐。第二种为已堕定位的众生。所谓定位之人,既非指圣人,又非指凡夫,而是指不习大乘佛法,既无精进,亦非退堕的众生。关於这种众生,佛陀曾有如是说法:我不是这种人的导师,他们也不是我的弟子。舍利弗,我告诉你,这种人会从轻度无知愚暗发展为严重的无知愚暗,最后变为完全无明。因为他们乐於无知愚昧,并乐与善根断尽的阐提之人为友,所以我如此说他们。

二、信乐执著於顽空寂的众生也有二种:一种指堕於佛教外修持方法的众生,另一种指堕於佛教权宜之法的众生。就堕於佛教外修持方法的众生又有二种:一种为外道,共有九十六种之多。二种为佛法内之人,但与外道所执相同。此种众生对於大乘正法而产生各种不正确的见解,把五蕴和合之身心视为恒常不变,因而不能了达正道教义。关於这种众生,佛陀曾作如是说法:如果不相信真空之理,则与外道见解无异。再则,还有一种骄慢之人,妄取空见,以空为解脱之究竟方法,从而立生偏空的执念,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空。执念於偏空之人,即否定一切现象的假有,违背佛教中道妙有之义,从而连因果报应的真理也一并否定了。执念於这种偏空,就会堕入顽空之谬。这类执著都由顽空谬见而生起,所以成为不正确的见解。一切错误的见解莫不由执念於偏空之谬而产生,所以都可以克服。而这种偏空的执念本身,却是不可能对治克服的。关於执念偏空之人,佛陀曾与迦叶如是说法:如果一个人起我见执著,即使其执比须弥山还大,我也可以许之。为什么呢?因为我见的执著可以克服。如果像这种执念於偏空而又起骄慢之心的人,其偏执哪怕只有一根头发端的四分之一大,我也急忙呵责,绝对不允许。

二是堕於佛教权宜之法的众生,此众生亦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指小乘声闻之人。此种众生为自利修行,其修行目的只为自度,而不是为了广利群生。二种是指小乘独觉之人,此种众生对於利他之心无乐无事,只起舍心。所谓无乐,是指不欣乐於利他之心。所谓无事,是指不从事於度人之事。只求自觉自利。所谓只起舍心,是指舍弃人我平等之心,不愿利人,也不损人,只求自觉,所以说独觉。堕入佛教权宜之法的声闻之人也是如此,如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比丘末田地及阿斯那,当佛陀入涅槃之时,其皆不往。后来到摩诃迦叶集合佛陀弟子,结集经典之时,末田地与阿斯那二比丘才应召而出。迦叶呵责他们,说:你们是随从佛陀而获得圣道吗?二比丘回答道:确实如此。迦叶又呵责道:你们犯有大过错,从今以后,当以佛法交与你们任持,如果不如法而行,你们当负过失。二比丘诚心忏悔往失,并受旨奉行。

三、既不乐执生死有,又不乐执於顽空寂灭的众生,是指那些修习大乘最利根器的人。他们既不同於阐提之人,以生死为实有,并执著於其中;也不堕入非佛教权宜之法,与外道行法的执著不同;他们同样也区别於只修方便而不修究竟实法的二乘之人。所以这种人并不分别生死与涅槃的不同,而是处染常净,平等行之,不住一处。他们虽然处生死之中,却不为生死所染污;虽然常行於涅槃之境,亦不执持涅槃空寂而时有摄生之心。只是为了大悲救世的情怀,所以才常处生死之中而不忍舍;为了求得般若妙智,才常行於涅槃之境。他们虽然不离涅槃之德,但与小乘声闻众生执著涅槃,不事下化救济不同。他们虽处生死之中,但不为生死所染污,所以又与乐著於生死的阐提之人不同。

如果乐著於生死的众生,谓之阐提,佛法内堕入定位者亦与阐提相同。这样二种人堕在邪定聚中,永远不能证悟佛性。如果乐著於寂灭,此众生则堕於外道行法,即落在不定聚中,要看机缘成否,才能证悟佛性。如果乐著於寂灭,而同时修习佛教方便权宜之法,或者既不乐著生死,又不乐著寂灭,修习大乘佛法平等无碍之道,这样的众生则在正定聚中,必定证悟佛性。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辩(注释:「辩」,碛砂本无。)相分第四中(注释:「第四中」,碛砂本无。)明因品第二

复次,有四种因(注释:指因相。),能除四障,得如来性义应知。四因者:一信乐大乘。二无分别般若(注释:即无分别智。)。三破虚空三昧(注释:又名空三昧,三三昧之一。指观一切现象皆由四大和合而成,无我及我所,故名为空。知一切现象皆毕竟是空,是为空三昧。)。四菩萨大悲。四障者:一憎背大乘。二身见计执(注释:即身见,五见之一,指我见、我所见。不知自身为五蕴和合之假有,而计度实有我者,谓我见。不知我身边之诸物因缘而生,没有实性,而计度实为我所有物,谓我所见。合此我见、我所二见,名为身见。)。三怖畏生死。四不乐观利益他事。初障阐提(注释:即一阐提,不成佛之义,通常指起大邪见而断一切善根之人。),二障外道(注释:於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三障声闻(注释:二乘中之声闻乘,指通过闻佛之声教,观四谛而生空智,因而断除烦恼者。),四障独觉(注释:即缘觉乘,指根机锐利,非由佛之声教,独自观十二因缘而生真空智,因而断除烦恼者。)。由此四惑,能令四人(注释:指上文阐提、外道、声闻与独觉四种人。)不能得见自性清净法身。

若略说世间,有三种众生:一乐生死恒有。二乐灭生死有。三两俱不乐,有灭并忘。

一乐生死有者,复有二种:一憎背解脱道。无涅槃性,决乐生死(注释:即以生死之事为快。「决」,碛、金陵二本均作「快」。),不乐涅槃。二已堕定位(注释:「定位」,碛砂、金陵二本均无。)。定位者,非圣非凡,进退无取,而是佛法内人(注释:指修习小乘法之人。)背大乘法。因此人故,佛说是言:我非是其师,其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从轻暗入重暗(注释:即暗蔽,指不能了知大乘佛法。其有程度之不同,故有轻重之别。),复从重暗人於盲暗,取暗为友,复取阐提为友,是故我说此人如是。

二乐灭生死者有,有二种:一堕非方便(注释:方便,梵文为upaya,佛为化度众生而随机施设的权宜之法,其与究竟实法相对。非方便,即非佛教权宜之法,更非大乘究竟实法。)。二堕方便中。就堕非方便复有二:一外道,谓九十六种(注释:指外道数目。关於外道数目佛教各经论说法不一。如《四宗论》及《八大乘论》有「四外道」说,《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说,《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等,《华严经》与《大智度论》中有「九十六种」外道说。)。二是佛法内人,与外道同执。约正法起邪执(注释:指固执於不正确的见解。)我见(注释:指把五蕴和合之身心视为常一之义。)故,於正教义不能了达。因此人故,佛说是言:若不信乐真空(注释:此指真如之理,离一切虚妄分别所见之相。),则与外道无异。复次,有增上、慢(注释:指因得一些修习向善之法而起骄傲之心,如未证得圣道而谓已得。)人,取空为见,是真空实解脱门。约此空解脱门,起於空执(注释:偏空之执念,指偏执顽空之理,不知妙有之义,从而否定因果之理的存在。大乘佛教认为空执与有执一样,都违背了中道义。),谓一切有无并皆是空。此空执有,即无所有(注释:指否定一切假有现象的存在。);无所有故,因果、二谛道理并失。执此空过故,即堕邪无。是等执者,由空而起,故成邪执。一切邪执莫不由空,故能灭除。此执既依空起,故不可治。因此人故,故佛语迦叶;若人起我见执如须弥山(注释:梵文为Sumeru,佛教所谓一小世界之中心。佛教认为,凡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其上有九山八海,须弥即其中一山,其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其半腹为四王天所居,其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大,我亦许之。何以故?以可灭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执,犹如发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责,决定不许。

二堕方便中有二:一声闻人。自利修行,但为自度,不为利他。二独觉人。於利他心无乐、无事,但起舍心(注释:此指舍弃人我平等之心,因此故只求自觉,不求利人。)。无乐者,不乐利他。无事者,了无度人之事,唯为自觉自利故。但起舍心者,舍是平等住心,不愿利人,亦无所损,独自觉悟,故言独觉。堕方便声闻亦尔,如末田地及阿斯那(注释:释迦牟尼佛的出家比丘弟子名。)二比丘,佛涅槃时,其皆不往。后至迦叶(注释:梵文为Mahakasyapa,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其修头陀之大行,最后承续释迦法脉,被尊为一祖。)集法藏(注释:指释迦灭度后,其弟子集合起来,结集世尊之言而成佛教经典。)时,被召方出。迦叶阿责之,言:汝为从佛得圣道不?答云:实尔。又呵责言:汝大过失,今去当以佛法付汝任持,若不如法,罪失属汝。其人甘失忏悔,受旨奉行。

三俱不乐者,谓修行大乘最利根(注释:利为锐利、速疾之义。根,为根器、天性之义。利根之人,通指对教义能速生妙解之人。)人,既不同阐提,乐生死有;亦不堕非方便中,同外道执;亦不堕方便中,如二乘人。是故此人具行生死、涅槃平等之道,住无住处(注释:即指不住一切处,任运自在。)。虽行生死而不染,虽行涅槃亦非净。(注释:此二句义谓:修习大乘之人不著有无、生死与涅槃二边,其虽处生死之中,但不为生死所染;虽处涅槃,亦不执持涅槃寂静,而是不断起大悲之心,愿化生死众生。)但为大悲故,不舍生死,为般若故,不舍涅槃。不离涅槃者,异声闻执永住无为。(注释:此二句义谓:修行大乘之人虽不离涅槃之德,但与声闻乘众生执著涅槃,不事救济众生不同,其不断下化众生。)不舍生死者,异一阐提乐於生死。(注释:此二句义谓:修行大乘之人,虽然为下化众生的缘故,处生死之中,但与一阐提众生乐著於生死不同,其又不为生死所染污,而是处染常净。)

若乐著生死者,名一阐提。佛法内人堕定位者,亦同阐提。如是二人,堕在邪定聚(注释:三聚之一。指永远不能证悟的众生。)中。若乐灭生死有者,是人堕非方便中,则在不定聚(注释:三聚之一。指有缘即能证悟,无缘即不能证悟的众生。)。若人乐灭生死有,是人堕方便中,及俱不乐得前二者,修平等道(注释:即上文不分别、不执著有无、生死与涅槃二边之道。),是人在正定聚(注释:三聚之一。指必定会证悟之众生。)中。

译文

除了修习大乘无碍之法的众生,其馀所谓的阐提、外道、声闻与独觉四种人,由於有四种修道障碍,所以不能彻见佛性。哪四种障碍呢?一为憎厌违背大乘之法,这叫阐提障。为了对治这种障碍,佛说菩萨应修习信乐大乘之法。二为对一切诸法起我见的执著,这叫外道障。为了破除此障,佛说菩萨应通过修习智慧而到达彼岸。三於生死中,执著无常、乐、我、净,处处皆苦,不堪忍受,从而起厌恶怖畏之心,这叫声闻障。为了破除此障,佛说菩萨应修习破空三昧。所谓空三昧,菩萨从修习初地以上可以证得,这里所说三昧,则是为了破除对空的三昧的执著。初地以上菩萨修观行时上可以证得,这里所说三昧,则是为了破除对空三昧的执著。初地以上菩萨修观行时,不偏於生死之假有,也不执念於真如性空,而处中不二,修中道之观。若与八地以上菩萨所修不偏於性空,也不偏於俗有的真俗双观比较而言,其不同之处在於,八地以上菩萨所修观行没有入观与出观的差别,其无论在定、出定,都心处中道,无有障碍。而初地菩萨入观之时则同八地菩萨,一旦出观,又起分别之心,不能心处中道。四为不做利益众生之事,心中没有护念他人之心,这叫独觉障。为破除此障,佛说菩萨应修习大悲之心。菩萨大悲,要以利他为自己之责,因此表明独觉只自观自度,无救济众生之意,所以无大悲之心,声闻众生也是如此。

为了断除这种修行障碍,应以信乐大乘之法、修习般若波罗蜜、修习破空三昧和菩萨大悲等四种行法为基础,便诸菩萨通过修习这四种行法,证得无上法身清净涅槃,因而这些行法又称为佛性清净行法。修习此法的人,才能叫做佛的弟子。所以佛的弟子有四种含义:一因。二缘。三依止。四成就。最初说因有二种:一为佛性。二为信乐。其中佛性为所证极境,如如不动,故名无为。信乐则是有为行法,信乐是以佛性自身显发自身,名之为了因,因为其能以智慧照了本具之佛性。若从加行修习的角度说,信乐则为生因,因为其能彰生各种善行。二所谓缘,是说般若波罗蜜能成就菩萨之道,为证得佛性极境的助缘。三所谓依止,是指破空三昧。小乘行人以寂灭清净为执著,菩萨通过修习破空三昧,可以断除此执。由於菩萨具有处染常净的高强定力,所以其法身坚固,不为染污。四所谓成就,是指菩萨以大悲为怀,广施利他之行,无有穷尽。由於真如之境无有穷尽,众生无数,所以利益众生之事也无穷尽。由於佛性为修习必得之境,可作如是譬喻:一、上所说因,如父身分。二、上所说缘,如母身分。三、上所说依止,如胞胎。四、上所说成就,如乳母。一切菩萨必须具备这四种意义,才能叫做佛的弟子。

原典

离发行大乘修习无障道人之外,所馀阐提、外道、声闻、独觉等四人,有四种障故,不见佛性。何者四障?一憎背大乘,是阐提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信乐大乘之法。二於诸法中起我见执,是外道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注释:六波罗蜜之一,指菩萨通过修习般若之智慧而到达涅槃彼岸。)。三於生死中定苦想,及厌怖心(注释:此二句义谓:以为生死无常、乐、我、净,从而以之为苦,不堪忍受。起厌恶怖畏之心,不求处中化摄众生。),是声闻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修习破空三昧。空三昧者,从初地(注释:菩萨修行所经十地之一。初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欢喜心之位。)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人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注释:此数句义谓:菩萨所修观行,不偏於生死之假有,亦不执念於真如性空,而是即假有以悟现象因缘而有,本来性空;即性空而悟一切现象本性虽空,不离妙有。此即处不二的中道观。),喻如八地(注释:菩萨修行十地之一,又名不动地,修到此地,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真俗双观(注释:即不偏於真如性空,亦不执持世俗假有。)。而异八地者,八地以上无出入观(注释:指八地以上菩萨入观与出观之时皆一,都心处中道,无有障碍。)。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注释:此二句义谓:初地菩萨入观时,才能处中道之中,一旦出观,又起分别之心,不能做到出入一如。)四背众生利益事,作舍弃生意,是独觉障。为对治此故,佛说修习菩萨大悲。菩萨大悲,利他为事。明独觉人但自观因缘,无度他意,故无大悲。声闻亦尔。

为灭此四障故,以信乐等四种(注释:即指上文所说信乐大乘之法,修习般若波罗蜜,修习破空三昧,修习菩萨大悲等四法。)为因,令诸菩萨修习此因,得至无上法身清净波罗蜜(注释:即清净到彼岸。),是名佛性清净因。如是之人,得名佛子。是故佛子有於四义:一因。二缘。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乐。此两法佛性是无为(注释:此句义谓:佛性为修习所证之境,其如如不动,故谓之无为。),信乐是有为(注释:此句义谓:信乐为修习之功用,故谓之有为。)。信乐难性得佛性(注释:指佛性。此句即谓,信乐因佛性而显发佛性。),为了因(注释:二因之一。指以智慧照了佛性之理,如灯能照物,了了可见。),能显了正因性(注释:即佛性,此指众生本具之理性,正为成佛之因。)故。信乐约加行为生因(注释:二因之一。指本具佛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能生起众行故。二缘者,谓般若波罗蜜能生菩萨身,是无为功德家缘故。三依止者,破空定(注释:即破空三昧。)等。乐有之有执断无处(注释:即顽空之义。),有乐净等故,菩萨修破空三昧,能除彼执。由此定力,是故菩萨法身坚固,则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萨大悲,利益他事无尽故。由真如不尽,众生无数,故利益事亦复无尽。是佛性为应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缘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诸菩萨,由此四义,名为佛子。

佛性果相

译文

再则,应了知果相之义有二处之别:一为地前,因凡夫、圣人修习所证尚在地前,故未得涅槃常、乐、我、净四种果相。二为十地诸位,因地前已修习信乐大乘、般若、破空三昧及菩萨大悲等四种功德,此四功德为了达清净佛性的基础,可以断除四种颠倒妄见,故可证得如来法身、乐、我、净四种果相。

所谓四种颠倒妄见,是指对於本来性空无常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之法,执为常有。并且执苦为乐,执无我之法为有我,执不净为净,所以名之为四颠倒。所谓倒有三种含义:一、见所灭。二、修所灭。三、非二所灭。其义分别是说,通过照见真谛,可以灭除妄见的颠倒。通过修习禅定,可以破除邪思之惑,断灭妄念的颠倒。通过一实之理,如如不二的观照,可以断除心的颠倒。为了灭除四种颠倒妄见,才说有四种无倒见解。

哪四种呢?一、色等五蕴没有自性,所谓有,乃因缘假有,缘散即灭,故是无常,因此而生一切法无常之见解。二、苦是苦苦,乐灭是坏苦,迁流无常是行苦,所以一切皆苦,因此而生一切为苦之见解。三、从因果来说,因是无常法,果亦是无常法。因为一切果都是依靠因缘和合而成,所以没有恒常自性。因也是如此,未有自性,故转瞬即灭。由於因是由前因展转生成,也是依他而有,所以没有恒常自性。离因果现象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法还有一常住不灭的我,所以诸法无我,因此而生无我之见解。四、不净有二种:一为色不净。二为非色不净。

所谓色不净又分为三种,即初不净、中不净与后不净。初不净,是指人胎之时,胎由各种不净种子和合而成。中不净,是指出胎以后,人所饮食之物,亦多含血不净之物。后不净,是指人死以后,身体腐烂所生种种不净。所谓非色不净,是指或喜或忧,或恶或不善不恶,以及为各种欲念所缠缚等等这些不可见的心理现象。由於这样一些现象,故谓之不清净。所以圣人通观三界之内一切诸法,皆是污秽不净。如是观五蕴如实不净,由此而生一切不净之见解。这四种见解都是真实无妄,所以谓之无倒见解。

佛性具有常、乐、我、净四德之相。此四德无有颠倒,只是因虚妄执著方成倒见。为了破除颠倒妄见,才设立如来法身的四种德相。所谓四德即为一、常波罗蜜。二、乐波罗蜜。三、我波罗蜜。四、净波罗蜜。如《胜鬘经》上所说:世尊,一切众生由於颠倒妄见,对五蕴假合之身心执为常有,并执苦为乐,执无我为有我,执不净为净。世尊,一切声闻、独觉二乘之人,由於执念偏空之见,所以未能彻见佛智之境,未能了达如来法身不假修有,唯假修显的实际妙义。如果修习大乘佛法之人,乐信世尊之教,认定如来法身为常、乐、我、净,则此人不能名之为颠倒之人,此人之见亦可谓为正见。为什么这样说?世尊,因为如来法身本来就具有常、乐、我、净四德,所以若有人作此见解,可名为正见。此人可谓如来胸子。之所以名为胸子,是因为其常与佛心相契。

再则,如来四德排列,本来由浅入深,渐次而列,只是为了破除邪执的方便,有时才翻后为前,转换顺序,这样便成为净、我、乐、常。由於阐提之人憎背大乘之法,为了破除其对一切生死不净法的执著,才说修习信乐大乘佛法,获清净之德是佛性之果报相。由於一切外道把五蕴假有之身心执为实有,而所谓色等五蕴,乃因缘和合而有,没有自性,与你所执的实有之法相违背。诸佛菩萨以无上妙智证得一切法因缘和合,没有自性,这种无我境界与你所说没有自性之义不相违背,所以如来说一切法永远没有自性。说一切法没有自性,这恰恰是一切法的真实意义,也即是一切法的本性或自性所在,故说无我即是我,如佛经偈中所说:

二空已清净,得无我胜我。

佛得净性故,无我转成我。

一切外道等,对五蕴和合之法,执为有自性之我,为了破除这种我执所生之虚妄,通过修习般若波罗蜜,可以证得最胜无我之境界,而这正是涅槃四德中我德之果报相。由於二乘声间众生怖畏生死之苦,乐住生死之苦,乐住生死苦寂灭中,为了破除这种执著,通过修习破空三昧,可以获得对在世、出世、生世、寂灭没有分别的境界,而这正是涅槃四德中乐德之果报相。由於二乘独觉之人不观众生之利益之事,只求独自清净,为了破破这种偏向,通过修习菩萨大悲为怀,慈心普济之事,以至於常住生死之中,摄持护念众生,可以获得常德之果报相。像这样通过信乐大乘之法、修习般若、破空三昧、菩萨大悲行愿等四种善行,就能成就如来法身所具有的常、乐、我、净四种功德。

所以佛说,由此常、乐、我、净四德,如来法界才显得胜妙无比,犹如虚空,没有质碍,广大无边,难以穷喻。那么这四句比喻究竟是指何义呢?即通过修习信乐上乘佛法,诸佛获得最高清净之德,这也就是佛说的法界清净,胜妙无上。通过修习般若波罗蜜,获得众生世界、器世界、究极无我境界,无论是由五蕴所和合而成的众生世界,还是由四大假合成的器世界,都假有不实,无有自性,这即是人、法二空之理。由於此理,才说如来法界,无有实性,犹如虚空。通过修习破空三昧,破除了对於染净、生死涅槃的分别之心,从而达到无论处染处净,在生死在涅槃,皆能自在如意的境界,犹如虚空,没有质碍。通过修习菩萨大悲行愿,对於一切众生常起慈悲之心,护持之意,无有穷尽,虚人亦不足以喻其广大。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假使虚空有无穷边际的话,菩萨的大悲行愿亦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菩萨地前圣凡二位众生,还不能证得涅槃四德。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辩(注释:「辩」,碛砂本无。)相分第四中(注释:「第四中」,碛砂本无。)显果品第三

复次,果相义应知。果相者有二处:一者地前(注释:菩萨之行位十地以前。菩萨修行达到初地,名欢喜地。此地已上为地上,已前为地前。地前为凡夫菩萨,地上为法身菩萨。)凡圣二位不得四德(注释:即指常、乐、我、净。因凡、圣二位修习尚在地前,所以未证涅槃四德。)。二者十地诸位。地前有如是信乐等德(注释:此处指上文所说为破除修行四障之四法,分别为信乐大乘之法、修习般若波罗蜜、修习破空三昧,以及修习菩萨大悲。)为清净佛性因,为对治四倒(注释:四种颠倒之妄见。此有二种,一为於生死之无常乐我净而执为有常乐我净。二为於涅槃之有常乐我净而执为无常乐我净。前者谓之凡夫四倒,后者谓二乘四倒。),如来法身四相功德波罗蜜(注释:即指常、乐、我、净四德。)是其果应知。

四倒者,於色等五阴(注释: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实是无常,起於常见;实苦起乐见;实无我起我见;实不净起净见,是名四倒。倒者有三义:一见所灭。二修所灭。三非二(注释:即指不二,一实之理,如如平等,无彼此之别,谓之非二。)所灭。见真谛时,能除见倒。定(注释:即禅定。)破思惑,能除想倒。非二所灭,能除心倒。为对治此四,说四无倒。

何者为四?於色等五阴未有有(注释:指实有、自性有。),已不应灭(注释:此句义谓:五蕴等相皆因缘而有,故是假有,假有无实,缘散即灭。),故实无常,如实起无常解。苦时苦(注释:三若之苦苦,指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故,乐灭时苦(注释:三苦中之坏苦,指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另,此二句,碛砂本为「苦故乐灭,苦时苦故。」)故,舍三时苦(注释:三苦中之行苦,指由一切现象迁流无常而生苦恼。)故,故实是苦,於中生苦解。无常为因,无常为果,由因果得成以依他执(注释:即三性中之依他起性。)故,果不自在(注释:即指没有自性,假缘而有。)。因亦如是,未有有,已有还无。既由前因,是故依他,亦不自在。离因果外,无别馀法为我(注释:指有一主宰而常住不灭者。),是故无我为实,生无我解。不净(注释:污秽、鄙陋之义。佛教认为人从受胎、出生至死,身体都是污秽不净的。)有二种:一色。二非色。

色不净有三,谓初、中、后。初者,始入胎,和合种子不净。中者,出胎已后,饮食资养多诸不净。后者,舍身已后,身体坏时种种不净故。非色者,或喜或忧,或恶或后记(注释:指既不可记为善,亦不可记为恶之事。),或不离欲诸系缚等故,非色由此等法故不净。是以圣人通观三界,皆是不净。如是五阴如实不净,生不净解。此四皆实,是故非倒。

若约佛性常等四德(注释:指常、乐、我、净四德。),此四无倒,还成颠倒(注释:指因虚妄执著方成颠倒。)。为对此倒,是故安立如来法身四德。四德者:一常波罗蜜。二乐波罗蜜。三我婆罗蜜。四净波罗蜜。如《胜鬘经》说:世尊,是诸众生生颠倒心,於内五取阴无常见常(注释:此句义谓:众生之身由五蕴和合崦成,缘散即灭,故身是无常。从生妄心颠倒,执无常之身为常,故名常见。),苦中见乐,无我见我,不净见净。世尊,一切声闻、独觉由空解(注释:指执念於偏空之见。),未曾见一切智智(注释:又名一切智、佛智,指能如实了知一切现象之智。)境(注释:「智境」之「智」,碛砂本作「知」。)、如来法身应修不修(注释:如来法身本为一切众生所固有,不假修习而有,故谓不修。然众生因无明妄念所障,不能证见本有真性,故须假借修习之功,方能显了真性,故又谓之应修。)故。若大乘人由信世尊故,於如来法身便作常、乐、我、净等解,是人则不名倒,名得正见。云何如此?世尊,如来法身是常、乐、我、净诸波罗蜜。若人作是见者,名为正见,是如来胸子。胸子者,恒在佛心胸故。

复次,如来四德波罗蜜由因(注释:「因」,碛砂本作「是」。)次第渐深,应知逆说,翻后为前,谓净、我、乐、常。由一阐提憎背大乘,为翻彼乐住生死不净故,修习菩萨信乐大乘法,得净波罗蜜是其果应知。由一切外道色等五阴无我性类,计执为我,而是色等法与当执我相相违故,恒常无我。诸佛菩萨由真如智至得一切法无我波罗蜜,是无我波罗蜜与汝所见无我相不相违故,如来说是相恒常无我,是一切法真体性故,故说无我波罗蜜是我(注释:此句义谓:一切现象没有自性(无我),而这恰恰正是一切法的本质或自性所在,故又名为我。)。

如经偈说:

二空(注释:指人、法二空。)已清净,得无我胜我。

佛得净性故,无我转成我(注释:即一切法无我本身,就说明了诸法的本质,故成就我。)。

诸外道等於五取阴中,执见有我。为飜其我执虚妄故,修习般若波罗蜜,至得最胜无我,即我波罗蜜是其果应知。由诸声闻人怖畏生死苦,乐住生死苦灭静中(注释:此句义谓:小乘声闻乘人以寂灭为乐,从而不愿住生死之中。)。为飜此乐意故,修习破虚空三昧,一切相、世出世法,乐波罗蜜是其果应知。(注释:此数句义谓:如果破除声闻人对出世寂灭的执著,就可以对世与出世,生死与寂灭平等观之,处生死而常寂,处寂而不离生死,无有分别之心。)由独觉圣人者不观众生利益等事,但乐独处静住。为飜此意故,修习菩萨大悲为利益众生事,乃至穷於生死,常所持护(注释:谓持护众生。),常波罗蜜是其果应知。如是信乐大乘、般若波罗蜜、破虚空三昧、菩萨大悲等四因(注释:分别指信乐大乘、修习般若、破空三昧、菩萨大悲等四德。),能成就如来法身四功德波罗蜜(注释:指常、乐、我、净四德。)。

是故佛说,由此四德,一切如来唯法界(注释:梵文为Dharmadhatu,又名法性、实相。其义有多种,既可就事而言,指一切现象,总该万有,又可约理而言,指真如理体与实相实际,在此取后一义,故谓其境胜妙。)为胜,由如虚空,取虚空为边际,极后际之后。(注释:此数句义谓:由常乐我净四德,才说如来法界胜妙无比,犹如虚空,没有质碍,广大无边,既使虚空亦难喻其无边广大之义。)如是四句(注释:即指此法界为胜,由如虚空,取虚空为边际,极后际之后等四句义。)现何等义?由修习信乐大乘法故,诸佛至得最极清净波罗蜜故,佛说唯法界为胜为上。由修习般若波罗蜜故,至得众生世界(注释:有为法之二世间之一,又名有性世间。指由五蕴假和合有情识,包括六道中之饿鬼、畜生、人、天等道众生。)、器世界(注释:二世间之一,又名器世间。指由地、水、火、风四大积聚而成的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可以容受有情众生处所。此二世界均因缘假合而成,故无常我之自性。)、极无我波罗蜜。五阴名众生世间,即人空(注释:此处是说众生由五蕴假合而成,缘散即灭,无有自性,故谓之人空。);国土四大名器世界,即是法空(注释:此处是说地、水、火、风四大等法自性是空无实,故名法空。);是二空所显故,故说由如虚空。为修习破空三昧等故,一切处诸法自在如意应得(注释:此数句义谓:通过修习破空三昧,破除了对於染与净,生死与涅槃的分别之心,从而无论在染在净,在生死在涅槃,其皆自在如意。),故取虚空为边际。由修习菩萨大悲故,於诸众生常起悲心,护持无有边际,故说极后际之后。后际之后者,假令后际有后,菩萨大悲亦能过之。是故通辩地前圣凡二位不得四德。

译文

再则,十地以内修行众生,由於有四种怨障所碍,也未证得涅槃四德的极境。只有证得金刚灭定心后,方能获得此境。为什么呢?因为三界之外还有三种圣人,即所谓声闻、独觉与大力菩萨,他们虽然无生死迁流,却仍有四种障碍未断。由於 未断这四种障碍,所以他们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所具有的常、乐、我、净四种功德果报。所谓四种障碍,分别指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

一、所谓方便生死,是指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报。譬如无明能生起各种行为,或烦恼妄行,或方便善行。生同类果报谓之因缘,如无明生不善妄行。如果生不同类果报,则谓之方便,如无明生起各种善行及空观不动等法。今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果报也是如此,或生同类果报,或生不同果报。其生起福报之行法,谓之同类果报,因为能生与所生都同属於三界内之行法。其生起智慧之行法,谓之不同类,因为智慧能上契真如,超出三界。这些就叫做方便生死。

二、所谓因缘生死,是指由无明住地所生之无漏业报,这种业报,名之为因缘生死。譬如由无明所产生的行为名之为业,此业只感招同类之果报,而不感招不同类之果报。如善行只招乐果善报,不善行只招苦果恶报,故名之为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指凡夫之类众生,其有能造诸业之际行,故可相比。而因缘生死,则譬指声闻须陀洹以上果位之众生,因其不再造业,而惟感旧业之果报而已。

三、所谓有有生死,是指声闻、独觉与大力菩萨等三种圣人以无明住地为方便,假借无漏业报所化生成身。譬如三界以内众生以欲、见、戒、我语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而於三界所生成身。有有之义,是说此三种圣人因未能一次断除无明,证得涅槃,故还须受生,名之为「有有」。如已证阿那含果之人,必须再次受生,才能证得涅槃。因此之意。故名之为「有有」。

四、所谓无有生死者,是指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三种圣人虽有证得罗汉之果,断见、思之惑,但仍有可能时逢恶缘而退没自果,如以生为缘,一逢老死便成过失。所以无明住地是一切烦恼之所依,而一切烦恼又可通名之为无明,因为无明为一切妄惑的根本。由於无明之根本尚未断尽,加之各种烦恼的不断染熏,使阿罗汉、辟支佛及自在菩萨还不能证得完全无染,究竟清净之境界。

再则,因此无明住地所生微细妄念,恒流不息,故上说三圣众生亦不能证得究竟无念、自在无碍的我德境界。由於三圣之身,是以无明住地为缘,假借微细妄念所起无漏业因而成,所以不能证得脱离因果之苦、究竟快乐的境界。由於三圣众生尚未证得不生不灭无馀涅之极境,尚未证得永不退堕之果。由於未灭谢故,所以还不能获得生死与涅槃平等无碍、自在通达、恒常不灭的境界。

原典

复次,十地由四障(注释:指下文所谓四种怨障。)故,未得极果四德,金刚后心(注释:又作金刚三昧、金刚灭定、顶三昧。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可摧毁一切烦恼,故以能破碎诸物之金刚比喻之。此乃三乘学人之末后心,亦即小乘声闻或大乘菩萨於修行即将完成之阶段,欲断除最后烦恼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之烦恼而各得其极果,於声闻之最高悟境可达阿罗汉果,於菩萨则得佛果。)方乃得之应知。何以故?以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独觉、大力菩萨(注释:一种菩萨果位,其虽超三界,但尚有四障未断。)。住无流界(注释:指三界以外,无生死之迁流。)、有四种怨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

一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注释:五住地之最后一地,即根本无明。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烦恼,故名住地。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名之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注释:三业之一,其中漏业为凡夫所作,感分段生死之果报。无漏业,二乘所作,感方便有馀土之果报,即是说二乘之人虽修空观之方便而断除见思之惑,但未修中道,故无明之惑未尽,谓之有馀。惟有非漏无漏业,方为菩萨所作。)。譬如无明生行,或因烦恼方便,生同类果,名为因缘,如无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类果,但名方便,如无明生善行、不动行故。今(注释:「今」,碛砂本作「令」。)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亦尔,或生同类或不同类。生福行名为同类,以同类俗故。(注释:此二句义谓:福行即福报之行,乃三界以内之行法,故谓类俗。)生智慧行名不同类,以智是真慧故。(注释:此二句义谓:智慧乃上契真如之智,故名之为真慧。)是名方便生死。

二因缘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所生无漏业,是业名为因缘生死。譬如无明所生行是业,但感同类,不生不同类果。善行但生乐果,不善但招苦报,故名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陀洹(注释:梵文为Srota-apanna,又译入流、至流、逆流等,指声闻乘四果中之初果之名,此果为初入圣道,断生灭之流和三界见惑。)以上,但用故业,不生新业。(注释:此二句义谓:声闻须陀洹以上果位之人,不再造业,而惟有旧业。)

三有有生死者,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注释:梵文为Manomaya,又名意生身、意成身。初地以上菩萨身。此身无碍自在,如心如意,故名之。)。譬如四取(注释:分别为一、俗取、於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之境,贪欲取著。二、见取,於五蕴之法妄计取著我见、边见等。三、戒取,如外道等取著修行非理之戒禁。四、我语取,取著於发自我见、我慢所说之语。)为缘,有漏业(注释:即漏业,凡夫所作,能感分段生死之果报。)为因,三界内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注释:此数句义谓:像声闻等类果报,尚未能一次断除无明,证得涅槃,还须受生,方能渐趋涅槃,故说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如上流阿那含(注释:声闻乘之四果中之第三果,又译不来,不还。此果已断尽欲惑,不再还来欲界,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或无色界。)人,於第二生中般涅槃者,馀有一生故,故名有有。

四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注释:指生死界中最后之身,通常指阿罗汉之身。证得此身,可断见、思二惑。)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注释:此指退法阿罗汉,六种阿罗汉中最钝根之罗汉。其一旦时逢晋恶缘,但会通堕自果。)。譬如生为缘,老死等为过失。是故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所依止处,而一切烦恼通名无明者,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根本既未灭尽,由为一切烦恼垢秽熏习故,阿罗汉(注释:此指声闻四果之极果,又译为不生等,其有多种之别。)、辟支佛(注释:即缘觉或独觉。)及自在菩萨,不能至得无所染污大净波罗蜜。

复次,依此缘此无明住地微细妄想(注释:指无明妄念行相微细难察,故名之。)相,游行未息,故极不能至得无行无想(注释:指无为无妄念之义。)大我波罗蜜。因此无明住地为缘及微细妄想所起无漏业为因,得起三种意生身(注释:分别指声闻、独觉和大力菩萨之身。)故,不能至得极离因果苦大乐波罗蜜。若未证得业难、生难灭尽无馀如来(注释:即无馀涅槃,针对有馀涅槃尚馀有有漏依身之苦果,此无馀涅槃不仅生死惑业已尽,且更灭有漏依身之苦果而无馀。关於此义,佛家各说不尽一致。在此处概指法界离变灭之化而无有实灭之义。)甘露(注释:梵语为Amrta,又名美露,味甘如蜜,甘露界,即譬涅槃境界美妙无比。)界,及未证得不可思惟退堕界,未灭谢(注释:此句义谓:尚未证得不退罗汉之果。)故,不能至得极无别异老死(注释:指生死与涅槃平等无碍之自在境地。)等大常波罗蜜。

译文

再则,应当了知,无明住地如烦恼难,无漏业如烦恼所生之业难,声闻、独觉与大力菩萨之身如业所生之果报难,逢缘退如业果所生之过失难。如果修至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之身,则仍无达到常、乐、我、净的涅槃极境。只有证得如来法身,一切烦恼所馀习气才能灭尽,这就叫极清净之境,一切我见与偏空之妄执灭尽,这就叫大我之境。一切二乘意所生身,因果业报之轮转灭尽,这就叫大乐之境。生死与涅槃极境通达无碍,无有分别之心起,这就叫大常之境。

再则,常、乐、我净四德又各有二缘之义理应了知,首先说清净之德的二缘之义,其分别指一、如来法身本性清净,不假修成,此名为通相。二、如来法身无垢清净,即就假借修习,出缠成净所言,此名为别相。由於无论在圣在凡,众生本性即佛性,其皆清净无染,故说本性清净为通相。无垢清净,则惟借修习而成佛果方才显现,故名之为别相。

其次,说如来法身我德之二缘之义,其分别指:一、如来法身之境远离一切外道所生边见之执著,所以没有我执。二、由於法身之境远离二乘之人偏空之执,所以不生空执。空执与我执都已遣除,从而成就了我德之义。

再次,说如来法身乐德之二缘之义,其分别指:一、如来法身灭除了一切苦、集二谛,拔除了一切烦恼所馀之习气。二、由於证得灭谛,不再成就三乘意所生身,灭尽一切痛苦,这就叫乐德。

最后,说如来法身常德之二缘之义,其分别指:一、如来法身虽处生死,却不为生死所损减,如如不动,故远离了断灭之见。二、如来法身虽常住涅槃之境,然其不离生死,不执留涅槃,故远离了常见。由於如来法身离此断、常二种偏执妄见,从而名之为常德。所以《胜鬘经》上说:如果只见一切现象无常,是名断灭妄见,而不能谓之正见,如果只是涅槃常住,是名常见,也不能谓之正见。所以如来法身远离断、常二种妄见,名之谓大常之德。

由此法界实理可以了知,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二者不可分别,这样就可以证入生死与涅槃平等不二的境界。也就是说,从俗谛层面看,生死是苦、是断,不同於涅槃,二者不一:从真谛无分别层面来看,生死与涅槃又平等不二,从而达到既不执著於生死,也不执著於涅槃,心无所系的自在境界。由於法身之境已断灭一切妄惑,所以其不为生死所缚。由於本在因地所立摄生之愿,所以又不执住於涅槃,而是下化济生。由於证得般若妙智,所以断灭一切妄惑。由於大悲情怀,所以能成就因地所立之愿。因此之义,《不可思量经》偈语中说:

诸惑成觉分,生死成涅槃。

修习大方便,诸佛叵思议。

原典

复次,应知无明住地如烦恼难,无漏业如业难,三种意生身如果报难,不可思惟退堕如失难。若在三种意生身中,则无常、乐、我、净波罗蜜。故如来法身是常等四波罗蜜,以如来法身一切烦恼习气(注释:指烦恼之馀气。)皆灭尽故,是名极净。一切我、无我(注释:此处指声闻众生执著於偏空而不契中道的虚妄。)虚妄执灭息故,故名大我。意所生身因果究竟尽故(注释:此句义谓:如来法身无有有漏依身,超出因果轮回之界,究竟自在快乐。),故名大乐。生死涅槃平等通达故,故名大常。

复次,四德各有二缘义应知。初有二因缘故,说如来法身有大净波罗蜜:一者本性清净,名为通相。二者无垢清净(注释:又名无垢真如,此单就果位而言,说佛果所显之理体清净,不为烦恼所覆,此即是缠真如通凡圣二位,只是在凡时不知自性清净,在圣忆证得本性清净。),故名为通。无垢清净,但佛果有,所以名别(注释:指现在缠凡位众生自性真如为无明烦恼所覆之义有别。)。

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我波罗蜜:一由远离外道边见(注释:指不契中道,或偏於有,或偏於空;或偏於常,或偏於断之妄见。)执故,无有我执。二由远离二乘所执无我边(注释:即指二乘偏执於空理的妄见。)故,则无无我妄执。两执灭息故,说大我波罗蜜。

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乐波罗蜜:一由一切苦集(注释:分别指四谛中的苦谛与集谛。苦,梵文为Duhkha-aryasatya,指三界六道中之苦报。集,梵文为Samudya,指贪等烦恼及善恶诸业,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道之果报,故名集谛。)相灭尽无馀故,拔除习气相续尽故。二由一切苦灭相(注释:即指四谛中之灭谛,梵文为Nirodha,指灭尽惑业,脱离生死之涅槃。)证得故,三种意生身灭不更生故,苦灭无馀,是名大乐波罗蜜。

复有二种因缘说如来法身有大常波罗密:一无常生死不损减者,远离断边(注释:即断见,固执於人之身心,断灭永不续生之义。)。二常住涅槃,无增益者,远离常边(注释:即常见,固执人之身心,过去、现在、未来皆常住不灭之妄见。)。由离此断、常二执故,名大常波罗蜜。故《胜鬘经》说:若见诸行无常,是名断见,不名正见;若见涅槃常住,是名常见,非是正见。是故如来法身离於二见,名为大常波罗蜜。

由此如实法界道生死,不可分别,即是得入不二法门(注释:指生死与涅槃平等不二。),亦不一不二(注释:从俗谛看生死是苦、是断,涅槃是乐、是常,故二者有别,谓之不一;然从真谛实相来看,生死与涅槃平等无碍。虽住生死,但知生死因缘所生,本来性空,故不为生死所缠,即是涅槃。虽住涅槃,但不执著於寂灭,而是大悲为怀,广济众生,故亦在生死之中。),住无住处故。由灭诸惑,不住生死。由本愿(注释:本指因地,此即说於因地所立之愿,今日得其果,对於果而名之为本愿。)故,不住涅槃。由般若故,诸惑得灭。由大悲故,本愿得成。故《不可思量经》偈中说:

诸惑成觉分,生死成涅槃。

修习大方便(注释:指大乘佛教之究竟实法。),诸佛叵思议。

佛性事能相

译文

再则,要说「事能相」,应当了知,此清净「事能相」有二种含义:一、其能於生死苦海之中,生起厌离苦之苦。二、其能於涅槃极境之中,生起欲求乐愿之心。如果没有此清净事能之性,则上述二义皆不得成。所以佛经中说:世尊,如果没有如来藏清净之心。众生则不能於生死苦中,生起厌离苦之心。也不能生起欲求乐愿之心。所以根器不定的众生,因此事能相二义,才能生起两种善用:一、於生死法中,观一切皆苦,并以此为根本,生起厌苦求解脱之心。二、於涅槃乐中,观一切功德无量,并以此为根本,生起欲求乐愿之心。

欲求乐愿可分为四种不同之心。哪四种呢?第一种为欲,又名为信。此信可分为四种。一是信涅槃是有非无。二是信涅槃之境胜妙无比。三是信众生假借修习大乘正法,可以证得涅槃。四是信涅槃有无量功德。第二种为求,所谓求,即是为了证得涅槃之境,心常动求,无有退堕与后悔,故名之为求。第三种为乐,所谓乐,指思择如与不如两种方便。所谓如方便,是指涅槃。不如方便,是指生死,所谓思择涅槃,是指不求速证:思择生死,是指不求舍离众生,故名之为乐。第四种为愿。所谓愿,是指穷於无尽之未来,愿不断摄化一切众生,不曾舍离,随从自己修习之道,以自己所修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使之皆能证入菩提之道。由於自利的缘故,所以不舍弃涅槃之境;为了利他的缘故,所以不舍弃生死。因而有二种观法。一是於生死法中,观一切皆苦过失。二是於涅槃中,观涅槃乐之无量功德。所以,具足净分之人由此清净事能之性,上述二观得以成就。

所谓具足净分之义,包涵三层意义:一为福德,二为解脱,三为通达。所谓福德,是指由於前世积善德而感得此人身果报,且具足一切诸根,可以受持佛法。所谓解脱,是指已受持佛法,种下功德之因,未来世中必定获得解脱的果报。所谓通达,是指由於修习大乘佛法之正道,最后将会证得真如,这些就叫做净分。众生必以净分为助缘,以内在固有之佛性为内因,二者和合,方能成就此观。

如果不借助於净分之缘与佛性之因,此观无因缘可以成就。如一阐提之人,尚未发起上求菩提之心,故不能成就此观。由於一阐提人不具成观因缘使观不成,故可以推知,必须假借一定因缘,此观方可显现。众生本具有之清净佛性,遍在一切圣凡之中,其本性不为无明烦恼所染污,如如不动,本性自在,虽遍在三乘人中而自足无求。又由於一阐提之人未能随从善知识修习,因而不能与四种圣轮相应。

原典

佛性论(注释:「佛性论」,金陵本无。)辩(注释:「辩」,碛砂本无。)相分第四中(注释:「第四中」,碛砂本无。)事能品第四

复次,事能相义应知。此清净性事能有二:一於生死苦中,能生厌离。二於涅槃欲求乐愿(注释:即乐求救度众生之愿。)。若无清净之性,如是二事则不得成。大经中说:世尊,若无如来藏,於生死苦无厌离意,亦无欲求乐愿之心。故不定聚众生(注释:不一定证悟佛性,要看机缘成否才能决定是否证悟之众生。)起此二事为用:一於生死苦,观於过失为依止处(注释:此句义谓:於生死法中,观一切皆苦,并以此为根本。),生不定聚众生厌离心故。二於涅槃乐,观於功德为依止处(注释:此句义谓:於涅槃乐中,观一切功德无量,并以此为根本。),生不定聚(注释:「聚」,碛砂本无。)众生欲求乐愿。

欲求愿乐是四种心。云何为异?初欲者,名信。信有四种:一信有(注释:信涅槃境界真实不虚。)。二信不可思议(注释:喻指涅槃之境胜妙无比。)。三信应可得(注释:指众生通过修习大乘正法,可以证得涅槃之境。)。四信有无量功德(注释:指涅槃有无量功德。)。具是四义,故名为欲。二求者,为至得此法(注释:指涅槃之境。),心恒勤求,无有退悔,名之为求。三乐者,思择如、不如方便。如方便者,谓涅槃;不如方便,谓生死。思择涅槃,不求速证;思择生死,不求舍离,故名为乐。四愿者,从今发愿穷未来际(注释:未来之边际。未来无边无际而假视为有,谓之尽未来际。),恒以愿摄一切众生,未曾舍离,随所行道,并人菩提愿海所摄。(注释:此数句义谓:以已所修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使之皆能证入菩提之道。愿海,指菩萨之愿深广如海。)以自利故,不舍涅槃;为利他故,不舍生死。故有二观:一於生死,观苦过失。二於涅槃,观乐功德。故净分人(注释:即下文所说具有福德、解脱、通达三种果报之人。),由清净性,此观得成。

言净分者:一福德分。二解脱分。三通达分。福德分者,宿世(注释:即前世。)善根能感此身(注释:指相人身。佛法说人身难得,须借人身,方能修习成道。),具足诸根(注释:指人身所有之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为受法器。(注释:堪行佛道者,谓之法器。)。解脱分者,已下功德种子,能感未来世中解脱果报。通达分者,由圣道(注释:此指大乘佛法之正道,此道无上胜妙,故谓之圣。)故,能通达真如,是名净分。是人由净分为缘,净性(注释:即佛性,佛性清净无染,故名之。)为因,故成此观,非无因缘。

若不由於此二事(注释:分别指净分之缘与净性之因。前者为成道之助缘,后者为成道之根本。),成观无因缘,如阐提人无涅槃性,应得此观(注释:此句义谓:一阐提之人,尚无上求涅槃之心,故不成就上文所说观生死为苦,涅槃为乐之二观。)。而一阐提既无此观,故知定须因缘,观方可现。是清净性不为客尘之所染污,随三乘中未起一乘信乐。(注释:此数句义谓:清净佛性,从其本体而言,遍一切众生之中,如如不动,不为垢染,亦无所求,本来自在。故说其遍三乘人中而未起一乘信乐。)又复未能亲事善知识(注释:指能指导人们修习正道的人。)等,乃至四种圣轮亦未相应。

译文

所谓四轮分别指,一能出生在如法之国。二、能依善知识修习。三、能调伏身、口、意三业,制伏一切恶行。四、能培植善根。轮有三种含义:一为未得正法,使得正法。得正法后,又使之不会丧失。二为能度之义,即能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自他因果相互展转。三为能载之义,指能载众生从生死到涅槃。

一、所谓出生於善处,是指能修习正道之人所住之处。如果於此处居住,能常见修习正道之人,故而获得觉意。所谓觉,指觉悟:所谓意,指善心。由於此因缘,受持修习各种善法,所以佛说偈言:

无知无善识,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是乳转成毒。

这些就叫做住於如法国土。

二,所谓亲近善友。善友有七种,如偈所说:

能施重可信,能说能忍受。

说深为善友,安弟子善处。

七种分别指:能施,由於广行善施,而受到众生之喜爱。由於受到众生喜爱而获得众生尊重。由於获得众生尊重,故而得到众生信赖。由於得到众生信赖,故而能说善法,为众生所听受。由於能说善法,故而可以忍受外道诘难。由於能制伏外道诘难,故而能说甚深微妙法理,利於善友。由於能说甚深微妙法,故而能安置善友於善处。如果能具备此七种善德之人,可以依此人为师,即善知识。

如果总括此七种善德,不外三义:一、乐怜愍一切悲苦众生。二、了通无上正法。三、堪忍各种逆缘。此三义若缺少一项,都不能称之为善友。如果只有怜愍之心,而不能了达正法,就像父母虽顾念了病,但不能救治一样。如果只有了达正法之智,而无慈悲怜愍之心,就如同怨家医师不为治病。如果不能忍受各种逆缘,则自己修行尚且不足,其怜愍之心与了通正法之智亦不能成就。所以分开细说可分为七种,合起来不外三义。能施、可信、尊重,此三种属怜愍之义所摄。能说与说深理,此二种为了通正法之智义所摄。能忍,为堪忍逆缘之义所摄。安置善友於善处,通为三种之义所摄。所谓了通正法,是为了表明远离愚痴;所谓能忍逆缘,是为了表明异於凡夫;所谓慈悲怜愍,是为了表明异於小乘。唯有证得佛果的人,才具备此三德,所以才能称为众生真正的善知识。

三、所谓调伏自身、口、意,是指依正法来轨持自己的行为,见闻佛法经教,无散乱之心;思惟佛法之理,无轻慢之意;修持禅定,无颠倒之念。如果不调伏自身之身、口、意三业,那么住善处,依善友之义则无所用处。

四、所谓增植善根,是指为了获得解脱而修习善根。善根分别指信、戒、闻、舍、智。所谓信,是指正信佛、法、僧三宝。所谓戒,是指不脱离善道。所谓闻,是指自闻正法,令他人闻听正法,不令他人闻听邪法,不障碍他人闻听正法。由此四种闻法,今世即可获得闻、思、修等三慧具足。所谓舍有二种,一种是指由於过去布施财物於他人,今世则损减贪爱之情。二种是指由於过去与人讲授正法,今世则很容易灭除无明。由此二种舍因,贪爱之情与无明妄念都比较轻薄,因此而获得解脱的果报。所谓智,是说前世已思念归依佛、法、僧三宝,思惟苦、集、灭、道四圣谛,於今世获得正见,以至於获得断灭一切烦恼之尽智与能觉无生之无生智。众生既使修习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具足住如法国土、依善知识和调伏自身三种条件,如果没有前世所积之善根,那么上述三种条件亦无从实现。

总括这四种条件,以轮来作譬喻,这四轮若缺少一轮,则解脱之名无从成立。由此四种条件都和合一起,才能获得解脱之道。如同轮可以有动载之功,亦可有转动之能。若至解脱时,则不再须要假借动转之能。又如转轮王之轮,具备毂、辋、轮、辐、轴等四物,如果无此四物,那么无以形成为轮。同样,如果不具备上文所说四种条件,则厌离生死与证得涅槃两种观法都不能成就。

所以佛经中说:一阐提之人堕入邪定聚中有二种身体:一为本性法身。二为法身所化现之随意身。佛以如日的智慧之光照了这二种身。所谓法身,即是真如理体。所谓随意身,即是从真如理体生起之身。所谓佛慧光明,观照怜愍阐提二种身者,是指两种含义:一为令阐提之人本有法身真如再度彰现。二为令阐提之人能加力修习菩提正道,以成就厌离生死与证得涅槃两种观行。

又有佛经作如是说,一阐提众生绝对没有涅槃真如之性。如果这样的话,则佛经的两种说法自相矛盾。如果把此两说加以会通,则一为了义究竟之说,一为不了义方便之说,故此两说不相矛盾。说一阐提众生有涅槃真如之性者,此为了义究竟之说。说一阐提众生没有涅槃真性者,此为不了义方便之说。所以佛说,如果一个人不信乐大乘佛法,名之为阐提之人。只是为了令其舍离阐提无明之心,才说一阐提之人永远不能解脱。如果认为众生有自性清净之性,却又永远不能解脱者,此义则大谬。所以佛观照一切众生都有自性清净之佛性,将来一定会证得法身,成就解脱。因而佛经偈中说:

聪明人次第,数数细细修。

除灭自身垢,如金师链金。

所谓聪明人次第,是指此人有正见,能如法次第修习。所谓数数,是指修习佛法的过程中,精进不懈,毫无怠惰。所谓细细,是指修习闻、思、修三慧,由微至著,由浅入深,逐不断除自心中的无明妄惑,使固有的清净佛性得以显现。所以说修习佛道,犹如金师链金,只要除去金中的杂质,金就可以恢复清净而发出其本有的光明。

原典

言四轮者:一住如法国土(注释:此指能依正法修习之国家。)。二依善知识。三调伏(注释:调伏身、口、意三业,制伏一切恶行。)自身。四宿植善根。轮有三义:一者未得令得(注释:此句义谓:未得正法,使得正法。),得令不失。二者能度从此至彼,从他相续至自相续(注释:相续,指众生由於因果业力而展转不断。他相续,即指事物间相到关联之因果性;自相续,即一物自身内部之因果性,与他事无关。),从自相续复至於他。三者能载,为能从生死得至涅槃。

一住善处(注释:即上文所说如法国土。)者,即是能修行正行善人所住之处。若於中住,恒见此人(注释:即能修正行善人。),故得觉意。觉者,觉悟;意者,善心。因此受持善法等事,故佛说偈言:

无知无善识(注释:即善知识。),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是乳转成毒。

是名应住如法国土。

二近善友。善友者,有七分,如偈言:

能施重可信,能说能忍受。

说深为善友,安弟子善处。

七分者,一能施。由能施故,令他怜爱;爱故尊重,重故可信,可信故能说(注释:此句义谓:由於可信,故其所说之法能为他人相信。因此义说,可信故能说。)。由能说故,能忍受外难(注释:外道之对於正理的诘难。);能忍受故,能说深理,利於善友。由说深法故,能安善友置於善处。若有能备此七德者,可堪依止为善知识。

若总论此七,不出三义;一乐怜愍(注释:指怜愍无明众生,处生死苦海而不觉。)。二聪明(注释:此非一般所谓之机敏,而指了通正法,明白事理。)。三堪忍(注释:能忍受各种逆缘。)。三义若少一种,则是非善友。若但怜愍,不能聪明,譬如父母虽念子病,不能救治。若但聪明,无慈愍者,如怨家师不治他疾。若不能堪忍,则自行不足,怜愍、聪明亦不成就。故离虽七种,合不出三。能施、尊重、可信,此聪明者,表离愚痴。能堪忍者,表异凡夫。三怜愍者,表异二乘(注释:指声闻、缘觉二乘。此二乘人只求自证,无大悲摄世之慈愍。)。唯佛世尊,备此三德,故堪为

更新于:23天前